新華社福州1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旸)15日晚的“2016體壇風云人物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上,中國女排囊括最佳教練、最佳女運動員、最佳團隊和評委會大獎四個獎項;16日晚的“2016微博之夜”頒獎典禮上,女排當選微博年度突破體育團隊。獎項雖異,寓意相同。中國女排群星閃耀、獨領風騷,表現出高昂的士氣、爆棚的人氣和入腦入心的影響力,成為2016年中國體壇“最大贏家”。
中國女排當之無愧,因為她們代表了集體主義的勝利!正如郎平所說,中國女排是最團結、最有戰斗力、最堅韌不拔的隊伍!競技體育中,集體的勝利有著更高的含金量和社會感染力;在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始終需要集體主義來凝聚力量。女排的勝利是一面旗幟,將引領全社會爆發出驚人的團隊力量,堅定團隊信念,奉獻必當傾力,協作共謀進退。
中國女排當之無愧,因為她們代表了挫折中前進的力量!中國女排一直面臨多支世界勁旅的挑戰,女排的成長史是一部在挫折中前進、在逆境中上揚、在與強敵交鋒中愈挫愈勇的歷史。
從三次奧運奪冠的過程看,中國女排都是先抑后揚,反敗為勝: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小組賽輸給美國,但決賽3:0取勝;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與俄羅斯決賽,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絕境重生,3:2逆轉;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女排一路低開高走,如郎平調侃,“走了一條作死的路,既折磨教練,也虐觀眾”。
從幾十年的發展道路看,女排也經歷了跌宕起伏。1988年漢城(首爾)奧運會后,女排成績下滑,而古巴女排在90年代成就了“八連冠”的超級王朝。雅典奧運會后,美國、巴西等強隊一直在世界舞臺上對中國隊保持巨大壓力。女排隊長惠若琪說:“有一種執著叫中國女排!”正是這樣堅毅倔強、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讓球迷感同身受,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也能讓人懷抱希望,斬棘前行。
中國女排當之無愧,因為她們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文化坐標!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的電視直播掀起令人咋舌的收視狂潮。它吸引的不只是體育迷,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做何種工作,人們都會為女排的每一分、每一球而悲喜動容。女排凱旋后,所到之處,擁躉畢至,鮮花不足以表愛意,掌聲不足以抒歡情,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輪又一輪學習女排精神的熱潮。
女排精神已經超越體育范疇,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女排精神是有著深厚傳承的文化遺產,是有著廣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社會共識,是有著時代引領作用的風向標。如今,女排精神吹遍了山川鄉野、工礦車間、鋼筋樓宇、田間地頭,必將內化成民族精神融入血液,支撐起民族復興的脊梁!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不擔當 半點忠誠都沒有
已是最后一篇
-
不擔當 半點忠誠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