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少跑腿政務信息要去“壁壘”
新華社濟南2月10日電(記者陳灝)
結婚兩三年戶籍上還是未婚、社區辦事拿著戶口本還需要小區開業主證明……長期以來,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公民信息像一座座孤島,缺乏資源共享,無形中導致了各種無效跑腿和奇葩證明。
人們從出生、上學到工作、結婚生子,一生需要登記的信息種類繁多,分散掌握在教育、社保、公安、計生、稅務、民政、住建、金融監管等部門手中。窗口部門各管一攤,當某項業務涉及本部門不掌握的信息時,往往需要辦理業務的群眾跑到其他部門開具各種證明。
對辦事群眾而言,這種現象極大降低了辦事效率?!罢块T動動嘴,群眾辦事跑斷腿”不是玩笑話。部門之間信息不通,是“證明你媽是你媽”等奇葩證明層出不窮的根源。
對政府部門而言,“信息孤島”的存在,導致政府工作人員需要大量審查書面材料,審批效率受到影響;各個窗口部門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建設和維護數據庫,造成財政資金重復低效使用。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政府部門業務辦理效率明顯改善。深入推進簡政放權,需要政府部門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各部門掌握的公民信息集中到同一個數據庫,按照業務范圍授權相關部門查閱和使用,讓群眾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一些地區已經展開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普遍性消除政務“信息孤島”并非一蹴而就,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為開放信息疏通障礙,還要破除各部門利益割據造成的資源死角,并且需要跟進相關技術。
困難總會有,辦法應更多,只有切實從百姓利益角度出發,社會資源才能盤活,百姓生活才能更便利,社會經濟活動也才能更活躍。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職業道德現“灰色地帶”調查:明明是錯 為何還要去做?
已是最后一篇
-
職業道德現“灰色地帶”調查:明明是錯 為何還要去做?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