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的小提琴 | 云鉴馆藏-中国文明网

聂耳的小提琴 | 云鉴馆藏

发表时间:2025-03-26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一起“打卡”红色地标,“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今天为您介绍云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聂耳的小提琴。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著名音乐家。

  在聂耳的日记中,曾多次提到这把小提琴:“今天和小提琴的感情特别好,有空便回来拉,开过三次琴箱。”“从今年第一天第一时起便不断地努力练习小提琴。”甚至在他离世的前一天还在日记中提到:“明天开始新计划,随时不忘的是读书!拉琴!”这把小提琴始终伴随着他,如同亲密的伴侣,成为他从事音乐生涯、成就人民音乐家不可或缺的“神器”。

  1935年2月,田汉在完成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后不久便被捕了。聂耳听到消息后,主动请缨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作曲,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构思,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聂耳1935年4月18日到达日本东京,历时半个月修改完成《义勇军进行曲》并寄回上海电通公司。随着影片《风云儿女》公映,《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很快在国内流行起来,传遍祖国神州大地,成为家喻户晓、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最终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逝世后,他的遗物被家属收回国内。20世纪50年代,他的家人和好友将其大部分遗物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把他挚爱的小提琴。(协作:云南省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林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