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哥吳學明聽到同行的崗位學雷鋒事跡后,欲學模范做雷鋒式的哥。
“我是一名的哥,聽到同行的宣講故事,我很感動,感到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他們的實際行動喚起我的愛心善心,回去我要向我的同行學習,也做一名雷鋒式的哥!也希望下次我有機會能站在道德講堂的舞臺上和大家分享我的愛心故事!”
“那我們就和您約定明年的道德講堂舞臺上見!”
“好,那就這么說定了!”
這一幕發生在10月15日,惠州市道德講堂總堂第十講活動現場。當的哥吳學明在“學模范”環節聽完惠州“愛心車隊”發起人張祖添、第四屆“感動惠州”人物朱小軍的感人故事后,激動坦言日后要“學模范”向同行學習做雷鋒式的哥,并與主持人和現場觀眾約定來年自己在道德講堂的舞臺上“做模范”分享愛心善行。

活動開始后,由領唱帶領聽眾觀看音樂電視,學唱道德歌曲“禮”。

活動期間,交通運輸行業基層工作人員演示工作待人禮儀。
10月15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市交通運輸局承辦,以“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為主題的惠州市道德講堂總堂第十講在惠州市博物館舉行。活動邀請惠州康帝愛心車隊發起人之一張祖添、惠州市第四屆“感動惠州”人物朱小軍及惠州交通運輸一線工作人員,講述惠州基層交通運輸人愛崗敬業、熱心助人、播撒愛心的感人故事。活動結束后,市民觀眾反映熱烈,紛紛表示要效仿模范在自己的崗位上“學雷鋒”。

“我在奉獻愛心、樂于助人的道路上還有不足,還有人比我做的更多更好,今后我將力爭做一名合格的‘惠州好人’,為文明惠州奉獻一份綿薄之力!”——張祖添
愛心“的哥”張祖添是2012年“惠州好人”候選人之一。入行19年,他安全行車達160多萬公里,在康帝出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就職期間,無交通事故、無道路交通違法、無乘客投訴,所駕車輛在歷次考核中被評為“最佳車容獎”。為幫助出行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他參與發起成立愛心車隊。張祖添一直恪守自己的承諾:凡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行動不便者)和高考期間的考生,乘坐他的車均可免費。

“好事人人都可以做,善事不分大小,如果每一個人都做一件好事,我們的社會會更加美好!”——朱小軍
朱小軍是市新明暉運輸有限公司的出租車司機,他數年如一日,視乘客為親人,一路播撒愛心和文明。2010年7月,朱小軍在市汽車客運總站附近候客時,救起1男2女共3名傷者,緊急送往市中心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并主動墊付300元搶救費,3位傷者全部安置妥當后,他才悄然離開。從業期間,他曾救死扶傷、拾金不昧(含手機、電腦、錢包等)30多次;2006年至2010年他創造安全行車50萬公里無責任事故的紀錄,并多次獲得所在企業的“安全行車標兵”、“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文/圖 陳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