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7月16電(記者徐揚、汪偉)“坐火車渴了、餓了可以忍,就是上廁所不能忍。尤其暑運高峰,必須保證廁所通暢。”半蹲在列車底部的沈陽鐵路局沈陽車輛段的集便專修工蔣明軼,一邊拆卸列車廁所下部的集便箱蝶閥,一邊對記者說。 集便箱是位于列車底部收納廁所污物的箱體,也是廁所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位。作為一名集便專修工,蔣明軼這些人自然也被叫做“掏糞工”。 晚上11點,廣州東到沈陽北的列車入庫,這是蔣明軼今天檢修的第二列車。小蔣說:“這趟車的檢修壓力最大,行程遠,旅客多,幾乎每次入庫都有問題。” 記者在檢修大庫里看到,同時停進的有多趟列車,由于夏天氣溫較高,集便箱周圍充滿了刺鼻的臭味,但是為了能拆掉最里面的螺絲,有時候蔣明軼不得不把頭半貼在集便箱上。 蔣明軼說:“你們受不了這味,我可是習慣了。要想干這活必須得過兩個坎,第一個是心理上的,在鐵路工作卻‘掏大糞、修廁所’說出去太不體面;另一個坎是就是生理上的,一干活就想吐,這就得一點點克服,時間長了就好了。” 除了氣味難聞,記者看到為避免劃傷和糞便等污物粘到皮膚上過敏,悶熱的大庫里蔣明軼只能穿長衣長褲工作,干了不到一刻鐘,他身上就已經濕透了。 此外,由于作業空間狹小,氣流不順暢,有時候蔣明軼不得不赤著手在堵塞位置摸來摸去,口罩也不敢戴。蔣明軼說:“戴手套就感覺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至于口罩嘛,不戴都呼吸困難,更別提戴口罩了,再說跟工友聯系配合也不方便。” 據了解,由于列車基本在夜間入庫檢修,所以小蔣基本是夜間工作,而且一忙起來就得5、6個小時。在工作過程中身上的汗臭和集便箱的臭味再加上頭上的照明燈,總能引來一堆蚊子圍著蔣明軼轉。他說:“又臭、又累,這活是沒人愿意干,但是咱干了就得干好,不能讓老百姓坐火車時罵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蔣明軼出色的工作表現,今年“七一”獲得了全國鐵路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鐵路“三保一促”先進個人和火車頭獎章三項獎。結束采訪時,小蔣說:“獲獎說明啥,說明咱干得好,得到認可了。” |
- 上一篇:
-
英雄沈星入選中國好人
已是第一篇
-
英雄沈星入選中國好人
- 下一篇:
-
2012年第二季度11人榮登“大連好人榜”
已是最后一篇
-
2012年第二季度11人榮登“大連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