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正是春節過后返程高峰期,新余火車站內外人潮如涌,一列列滿載乘客的列車進進出出,熱鬧非凡。
“K335次列車已經進站了,準備加水作業。”對講機里傳來一陣呼叫聲。早已等候在鐵軌旁的上水女工張艷和同事們熟練地拿起了上水栓,做好了上水準備。等車一停穩,她非常麻利地用上水栓擰開水井旋鈕,拖起水管,對準車廂的上水口一插,噴涌而出的清水立即注入車體。
早就聽說上水工是鐵路各類工種中最為辛苦的工種之一。在寒風刺骨的現場,記者看到,在鐵軌間每隔25米就有一個水井,水井的兩邊都插著皮管,是用來給車廂加水的。記者拖起一根皮管,沉甸甸的,足有20多公斤重。要把水管對準車廂注水口,對個子矮小的張艷來說,這樣的勞動強度著實很大。而她卻動作老練,一氣呵成。
“一開、二握、三上、四拔、五握、六關、七插、八擺,這是我們上水工的‘八字工作法’。”張艷給記者講起了他們的上水經:采用這種方法上水,一次作業就可節水0.4噸,一天節水20噸,一年節水7300噸,節約成本近1.5萬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艷他們每個班平均要給36趟列車上水,每趟列車大概17節車廂。上水工一個人要同時給三節車廂加水,要做到眼到手到,保證隨時為列車加滿水,一個班下來平均要走10多公里路。
張艷還告訴記者,現在是春運期間,加開了很多臨時客車,自己的工作量也增加了,雖然是臨客,但上水作業標準、作業質量完全和正常客車一樣,來不得一點馬虎。一天最忙的時候是在晚上的18時到20時之間,經常是這趟車還沒離去,另一趟車又進站了,大家有時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一根根上水管,連接的不僅僅是一節節車廂的水箱,也連起了鐵路職工和旅客的心,展現了像張艷這樣平凡的鐵路人服務旅客、奉獻崗位的風采。(作者:徐國平)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守護夕陽的白衣天使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守護夕陽的白衣天使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新年第一課:關公敵將教后生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新年第一課:關公敵將教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