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正在幫老人剪指甲。 記者王安卓攝
春節,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康復科的病區內張燈結彩。由于老年病多是慢性病、綜合征,絕大多數患者不能出院回家,為了讓這些患者也感受新年的喜慶,除夕夜,老年康復科的醫護人員來到病房向患者拜年,為他們包餃子、煮餛飩,做長壽面,之后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市二院老年康復科已成為我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技術最強、服務最優的特色科室。楊雪梅是市二院老年康復科第三病區的護士長,從2001年8月科室成立時就在這里工作。她告訴記者,老年科現住著260多位老年病人,最小的60多歲,最大的96歲,有的患上偏癱,有的得了老年癡呆,有的是脊髓損傷造成的截癱,還有各種慢性病。
“在經歷風雨后,他們進入人生晚景,更加渴望健康長壽,更加需要得到關愛。”楊雪梅說,“為了讓老人感覺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樣,我們會在病房里擺放鮮花,配上電視、電話、沙發,還專門訂了報刊,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每年還會他們過生日。”元宵節,醫護人員會給老人們包湯圓,端午煮粽子,重陽節還組織敬老節活動,自編自演文藝節目慶祝老年人的節日。
“爺爺好,昨晚睡得好嗎?”“奶奶好,早上吃飯了嗎?”楊雪梅和同事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各病房巡視,每到一間病房,總是這樣和患者打招呼,聽取他們及家屬的意見。凡是對患者有利的,就積極地改進,千方百計讓患者和家屬滿意。“這樣稱呼病人是為了讓他們不感到孤獨,很多老人都說來了這里一下多了好多孫女。”楊雪梅笑著說,天氣暖和時,凡是可以到戶外活動的患者,護士們都攙扶著他們到醫院里的花園,讓老人沐浴陽光,互相交談,消除孤獨寂寞感。
一位80多歲的大爺去年住進這里的離休老干部病房。大爺的兒女都在國外,身邊無人照顧。在老年康復科,他得到了精心的治療和熱情周到的照顧,病情不但穩定了還有好轉。他想吃什么,食堂就給他做什么,每天保證給他做一條魚。有時,他心情好想去公園或市場轉轉,在身體狀況許可的情況下,護士們都用輪椅推著他去逛逛。幾個月下來,大爺和醫護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春節前夕,他硬是要給值班醫生護士發壓歲錢,好說歹說才勸他收回,結果老人家生氣了,耍小孩脾氣說不吃飯,經過醫護人員耐心說服才又高興起來。
“尊重、開導、不指責,是對老年科所有醫護人員的基本要求。”有些老人因為患病,脾氣變得很暴躁,稍微遇上點不順心的事情,哪怕打針的時候有點疼,或者老年癡呆癥發作,都會對護士破口大罵、大打出手,甚至還有老人發脾氣把剛喂進去的飯菜吐在楊雪梅的臉上。就算這樣,楊雪梅也從來沒有頂撞過老人,反而還要耐心地向發脾氣的老人做檢討。“不能讓老人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尤其是患了高血壓、心臟病、腦梗等高危重癥的老年病人,哪怕他們說的不對,我們也要接受。”而事后,知道做錯事情的老人都會主動找護士們道歉。“道歉的時候,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紅著臉來拉我們的手。”楊雪梅笑著說,“這些老頭老太太真的很可愛。”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小區保安 堅守崗位度新春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小區保安 堅守崗位度新春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鐵路上水工 平凡崗位展風采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鐵路上水工 平凡崗位展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