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紅,女,1977年11月生,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隔坑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燕紅是村中婦女兒童信任的“貼心人”和“知心人”,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她創建了隔坑村“婦女兒童之家”,定期組織益智科教活動,開展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法制政策宣傳課堂共100多場次,豐富鄉村婦女和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發揮農村領路人作用,帶頭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引進企業投資產業示范園、蝦稻生態共作基地,推動家鄉經濟發展。陳燕紅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勞動模范、2021年第三季度“廣東好人”等稱號。
婦女兒童的“貼心人”和“知心人”
陳燕紅在擔任隔坑村村委會婦聯主席期間,總結出隔坑村的婦兒現狀為“二多一少”——外出務工婦女多,兒童多,父母照顧家庭少。她關心幫助村中生活困難的婦女和缺乏家庭溫暖的兒童,幫助單親媽媽申請報建安居房,走訪慰問孤兒和殘疾兒童。
隔坑村的黃家姐弟于2004年、2005年痛失雙親,只剩下70多歲奶奶作為監護人。學校反映弟弟性格比較孤僻,并不愿意再讀書。陳燕紅得知后,了解弟弟不愿上學的原因,耐心地與他分析情況、不斷勸導,并經多方聯系溝通,終于幫姐弟倆申請到孤兒救助金1200元,讓他們得以繼續學業。
陳燕紅團結帶領村干部建設“婦女之家”,內設少兒圖書室、作品展覽室、娛樂活動室等,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有益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動,不斷豐富婦女兒童精神文化生活,讓兒童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婦女娘家人的責任和擔當。
發揮農村領路人作用 推動家鄉經濟發展
2016年,隔坑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仍然較低。為改變這種狀況,陳燕紅帶頭成立了燕紅種養專業合作社,帶領農戶“抱團”發展;引入企業建成小龍蝦、優質水稻種養基地,吸納貧困戶參與種植,年畝產值可達1.2萬元;以“企業 園區 貧困戶”模式打造一個微型農業產業園項目,村民不僅可實現家門口就業,還能獲得租金分紅。
2020年,陳燕紅利用隔坑村的地理優勢,建設隔坑車間,免費為當地群眾提供倉儲、農機、技術指導等服務,為種植戶每年節省4萬元的支出。在陳燕紅的帶動下,隔坑村2020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0萬元。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解決村民農產品滯銷問題
作為陽山縣優秀鄉村新聞官,陳燕紅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等積極宣傳淮山、絲苗米和番薯等農產品,一年直播帶貨超過20次,觀看量達56萬人次,通過網絡帶貨助力農貨“出山”。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隔坑村近千畝淮山因銷路不暢沒有采挖,眼看著種植戶一臉愁容,陳燕紅多方聯系,敲定了3萬多斤淮山的訂單,讓供貨的農戶喜上眉梢。陳燕紅又積極號召商家捐贈物資,籌集了2.7萬斤大米和5千斤芋頭支援湖北抗擊疫情。
在農村基層工作多年,陳燕紅始終將隔坑村4000多名父老鄉親放在心頭,看著鄉村的日子一天天變好,她感嘆:“再苦再累也都是值得的。”(責任編輯:劉朝靈 姚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