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小麥育種專家扎根黃土地60余載 淡泊名利“育種報國”
敬業奉獻
陜西
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趙瑜,男,1935年7月生,陜西省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退休研究員,小麥育種專家。大學畢業后,趙瑜主動請纓扎根地處偏僻的陜西省農業學校扶風豆村育種基地,堅持小麥育種研究至今。60多年來,先后培育出“武農132”“武農99”“武農113”等9個小麥品種,累計推廣面積8800多萬畝,遍及黃淮麥區,實現農民增收50億元。趙瑜曾榮獲陜西省科學大會獎、陜西省道德模范、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陜西好人”等榮譽。

  牢記宗旨情系三農

  這輩子,趙瑜就認準了一件事:從事小麥育種事業。

  為育種,他放棄了在外人看來非常好的機關工作,在偏僻的學校農場一待就是一輩子。他從零起步,在經費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潛心鉆研半個多世紀,創出低投入高命中率的育種奇跡。在60畝試驗田先后培育出9個小麥品種,并在甘肅蘭州地區成功將春小麥改種成冬小麥,累計推廣10余萬畝。

  從甘肅永登到北京、西安,最后落腳在偏僻的豆村農場,他的人生軌跡中,一路的選擇都指向小麥育種。懷揣“育種報國”的初心,大學畢業后,他先后放棄留京和陜西省農業廳工作的機會,主動請愿來到陜西省農業學校(現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工作。

  1965年春,扶風縣豆村農場,除了幾間破爛不堪的土房和草棚,就是大片遠離村莊的黃土地,吃水需用卡車從幾公里外的縣城運,照明全靠煤油燈。不少人員叫苦連天,趙瑜卻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之后的60多年里,趙瑜始終以一名普通黨員的堅定信仰、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執著信念、一身育種興農的樸素情懷,一直堅守在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豆村農場,田間地頭、孤燈相伴,以自己的執著堅守為黃淮區域農業強“芯”,為農民增收添“力”。

  “甘肅永登是一片寒冷、干旱、貧瘠的土地,那里養育了我”,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和責任,2005年,趙瑜用了3年將“武農148”試驗改種,每畝增產200公斤左右,結束了幾千年來該地區只能種春小麥的歷史。此后,他連續11年向鄉親們無償提供“武農148”小麥原種3萬多斤,并自費購買90萬斤馬鈴薯良種在當地試種,使村民收入翻番。

  淡泊名利潛心育種

  趙瑜60余年如一日,默默地駐守在遠離城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農村育種基地,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育種事業上。期間,學校領導多次動員他擔任校領導,為了自己摯愛的育種事業,他婉言謝絕了。1996年到了退休年齡,為了能把育種事業堅持下去,他申請繼續堅守在學校試驗農場工作至今。

  退休后的25年間,他培育的多個小麥品種中有4個通過審定。“武農986”越冬性好,稈硬抗倒,田間綜合抗病性好,穗大粒多,畝產水平500-600公斤,2009年通過陜西省審定;“武農6號”矮稈抗倒,早熟、多抗、廣適,2019年通過陜西省審定。“武農981”“武農988”大穗大粒優質高產品種,于2017年按照“特殊類型”品種,在黃淮麥區7個省進行了區域生產試驗,這類試驗是繼“抗鹽堿特殊類型水稻品種試驗”后全國第二例,2020年底通過國家認定。

  如今已經87歲高齡的趙瑜,依然矢志不渝、勤耕不息,在農場試驗地譜寫著人生故事。

  治學嚴謹師德高尚

  “‘交接棒’傳得穩,未來的飯碗才端得穩。”趙瑜經常對身邊的師生講。潛心研究的同時,他還特別關注學生的成才、后輩的成長。對每年到農場進行實踐教學的師生,他無論多忙多累都要精心指導,帶他們到試驗田里察看小麥長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說:“為把小麥育種事業傳承下去,2021年,學校專門成立了趙瑜旱區作物(小麥)育種工程中心,組建了以博士生、科研骨干教師為主的育種團隊,從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對青年教師,趙瑜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扎根黃土地的60多年里,趙瑜始終不忘‘育種報國’,與農民為友,與麥田為伴,用平凡的堅守與執著,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說。

  扎根黃土地的60多年里,趙瑜與農民為友,與麥田為伴,用執著與堅守,不斷取得新突破。麥穗沉沉,他將“育種報國”的夢想寫在了大地上。(責任編輯:黃舒雅 趙燕)

來源:陜西省委文明辦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怡红院 | 日本天堂免费a |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 色多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