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至勝,男,1964年3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七井供電服務站站長。潘秋女,女,1968年7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七井山“東水西調”飲水工程管理員。多年來,這對“伉儷先鋒”無數次為當地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一心為群眾辦實事,幫助村民增收。潘至勝、潘秋女曾榮獲“安徽好人”等榮譽。
大山中的“夫妻搶險隊”
七井山位于池州市石臺縣東北部,海拔在500-1100多米。長期以來,當地路途偏遠、條件艱苦,鮮有人愿意長期駐留。1987年至今,潘至勝負責當地供電服務工作并兼任供水管理工作,這一干,就是整整30多年。潘至勝幾十年如一日供電供水工作的背后,離不開妻子潘秋女的默默支持。
2014年8月,七井八棚村主干道附近出現了長時間停水,當地政府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連續檢修了兩周,依然沒解決。潘至勝多次走訪研究,斷定是氣流問題影響了水源流通,于是實施打孔排氣作業,帶領技術員成功恢復了正常供水。
2016年冬,正下著大雪,潘至勝接到通知,當地一處高壓電線桿上的低壓線,因結冰負重斷線掉落在地面,極易引起路人觸電危險,需要馬上搶修。當時大雪封山,山下的搶修隊鞭長莫及。寒冰阻隔,周邊村組搶修員也愛莫能助。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潘至勝決定即刻搶修。妻子潘秋女知道后,主動背起工具,與丈夫一步三滑蹣跚趕路,經過4個小時到達故障點。此時電線桿上已附著厚厚冰雪,為盡快進行搶修,潘至勝拿出錘子清理冰層,敲一截、爬一截。在二人的努力下,他們順利完成搶修,及時恢復了供電。偶遇他們的鄉親們都被這一對風雪中“伉儷先鋒”所感動,“夫妻搶險隊”的美名便傳開了……
“笨方法”助力農民增收
2018年2月的一天,已經正式接管供水工作的潘秋女在后山開展搶修,不慎跌斷了三根肋骨,被送進了醫院。然而,受傷并沒有讓潘秋女打“退堂鼓”,她始終牢記肩上的責任和黨旗下的誓言。康復后,她的身影又活躍在田間地頭、村頭巷尾。
近年來,七井山地區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種植業,這也意味著需水量的激增。如何在有限蓄水中平衡好生活用水和農業滴灌,成為了一道新課題。為了合理化用水,潘秋女想出了一套“笨方法”:在晚上12點之前,大棚里的滴灌閥門一直打開,用于灌溉;晚上12點之后,由她去田間地頭挨家挨戶關閉滴灌閥門,保障第二天的生活用水。就這樣,潘秋女每天晚上都要跑30多個點關閉閥門,才能安心回去睡覺。潘秋女說:“作為七井的一份子,能夠貢獻一己之力為群眾辦實事,幫助村民增收,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如今,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隨著大規模、商業化大棚蔬菜的廣泛種植,當地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每當說起這段跨越式發展的佳話,村里的父老鄉親們無不對他們的“水電專家”潘至勝、潘秋女夫婦心懷感激和佩服。(責任編輯:郭雯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