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男,瑤族,1963年4月生,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蘭田瑤族鄉南坳村深潭教學點教師。在靈川縣蘭田瑤族鄉的大山里,瑤族老師趙洪從教41年,把人生最好的時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為山里的孩子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堅守 只因大山的孩子們
趙洪在蘭田瑤族鄉從教41年,先后到過9所學校和教學點任教,足跡遍及瑤鄉山山嶺嶺。
趙洪帶著一、二年級5名學生在這個教學點進行教學工作,由于環境艱苦,條件限制,教學點采用的是同在一間教室錯開教學的復式辦學方式,趙洪便成為一位“全科”教師?!斑@5個學生從一年級到二年級都有,主要課程是語文和數學,偶爾我也會教一些音樂?!壁w洪說,他2008年開始到這里工作,至今已有14個年頭了。學生雖然少,但二級復式教學工作量大,趙洪總是提前備好當天所有要上的課?!白鳛橐幻處煟瑥淖呱现v臺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有一份責任。”趙洪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對于講課也很有自己的心得。他講課并不完全依照教案,而是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
一個教師,幾個學生,門前層層梯田,周圍一片鳥叫蛙鳴。每天下午5點多鐘放學,家長們都還在山上干活,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問題。趙洪老師要挨個給家長打電話,或者等他們來接,或者親自送孩子回家。
堅守 只因摯愛教育事業
趙洪的教師生涯從1982年開始,最初,他還是一名代課老師,工資一個月40多元,勉強維持生活開支,他常常放下教鞭便拿起鋤頭。1999年,他轉為公辦教師后,生活才稍許起色。
深潭教學點離趙洪位于南坳村黃皮江屯的家有20多公里山路。在2018年以前,趙洪每周往返都是走路?!皬募依镒哌^來大概需要4個小時,每次從家里出發都需要準備一周的伙食。無論是春夏秋冬、刮風下雨,我都必須要準時來到這里?!壁w洪說,第一次來這個教學點的時候,他背了一個電飯鍋來,卻在半路摔了一跤,當時心情非常差,差點哭了出來,不過想到山區里的小孩需要老師,便咬著牙繼續前行。直到2018年,一雙兒女都長大成人,家庭負擔減輕,他才買了一輛摩托車,用于往返學校和家里。即便騎摩托車,從家里到學校也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作為老師,趙洪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學生日后都能有出息。他說:“我一輩子待在山區里教學,可能沒有多大能力,只能做好本職工作,希望幫孩子們從小打好基礎,長大以后都有出息,將來能夠把山區建設得越來越好。”
明年5月,趙洪就要退休了?!拔液芟矚g這里的學生,給孩子們上課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我的責任。”趙洪說,“我希望以后有更優秀的老師來這里繼續教孩子們學習。如果暫時沒有新的老師,只要我身體條件允許,也會繼續留在這里教他們?!保ㄘ熑尉庉嫞簞⒊` 楊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