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女,1984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彭思鎮茅山小學校長。張燕從小罹患小兒麻痹癥,從一名小學代課老師成長為一名小學校長,她把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農村教育。她創立茅山小學“美文化”特色品牌,以美育托舉留守兒童。張燕曾獲得“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五一巾幗獎”“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荊楚楷模”等榮譽。
愛在忘我中奉獻
38年前,張燕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未滿周歲時生的一場大病,讓她失去了正常行走的權利。2000年,張燕成為了茅山小學的一名代課教師。面對眾多父母外出務工的兒童,她主動拿出每月僅350元的工資,帶孩子吃飯、看病、買學習用品,在日積月累的情感傾付中,孩子們視她為母親。
那時,這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也曾向往外面的世界,最終在“燕媽媽,是不是我們不聽話,讓你傷心難過了?”“燕媽媽,沒有你的陪伴,我好怕!”的聲聲呼喊中,那絲動搖被擊得粉碎。堅守無言,傲立講臺,她用無悔青春陪伴著村里每一顆向往陽光的堅強小草。
愛在夢海里追尋
2018年起,張燕每年都組織孩子們參觀省博物館、建筑科技館、革命紀念館,到武漢大學等高校研學,舉辦暑期夏令營活動,爬長城、游故宮、逛北大、看鳥巢......農村孩子們終于踮踮腳也能夠得到星辰。
2011年,張燕勇敢地站上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舞臺,展示折翼天使夢想涅槃的故事,學校的知名度也大幅提升,餐桌、書籍等愛心物資紛沓而至,愛心企業捐資100余萬元修建的塑膠運動場建成啟用。
多年來,張燕先后籌措資金300余萬元對教學樓進行了全面裝修,新建了宿舍樓、廁所、幼教樓,配齊了圖書室、實驗室、音樂室、多媒體教室等設施。如今的茅山小學成功躋身全縣一流的農村小學行列。
愛在無悔中延伸
2010年,張燕接任校長,提出了以“美”為目標的辦學理念--做美的教師,育美的少年,辦美的教育。立志弘揚校園“美”文化,建立道德“美”公約,實現師生共建“美”、行為規范“美”。
在茅山小學,二胡、電子琴、舞蹈、書法、剪紙、籃球、呼啦圈等興趣項目常態化開展,每個孩子都能掌握得心應手的愛好特長。戶外拓展、演講朗誦、校園集體舞、親子運動會等成為學校品牌活動,“美”文化浸透茅山小學師生言行日常。到訪過的各界人士無不驚奇地發現,茅山小學的孩子們陽光活潑、講文明、懂禮儀,懂得互幫互助、團結協作,昂揚著吃苦耐勞、勤奮進取的精氣神。
二十余載,張燕把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農村教育,獻給了山里的孩子們,在山區三尺講臺上譜寫出一首無悔的青春之歌。(責任編輯:劉朝靈 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