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志勇,男,1975年2月生,中共黨員,國網荊門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二次檢修二班班長。皮志勇扎根電力生產一線23年,在電力檢修、安裝、調試等3萬多次作業中無一差錯,發現和處理重大缺陷和隱患4000多個,節省資金6000多萬元,解決一線生產技術難題1000多個,編寫專著5部,發表專業論文19篇,他的20多名徒弟成為了企業的中堅力量。皮志勇曾獲得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國家電網勞動模范、“荊楚工匠”等榮譽。
勤學苦練 核心技術的領跑者
1999年6月,皮志勇從部隊退伍后分配到荊門供電公司從事守護電網“中樞神經”的繼電保護工作,先后擔任檢修工、繼電保護班班長、二次檢修二班班長。“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我;我到哪兒,哪兒就沒故障”。這是皮志勇的工作信條,也是工作的真實寫照。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無數個節假日、無數個夜晚,都在一線奔忙。皮志勇每年跑遍70多座變電站,對荊門電網網架結構和每個站的設備健康狀況都了如指掌。只要哪里一有“風吹草動”,就能準確判明原因,及時處理問題,所以被大家譽為“電網安全的守護神”。
工作上皮志勇也特別愛“較真”,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在電力檢修、安裝、調試等3萬多次操作中無一差錯,發現和處理重大缺陷和隱患4000多個,解決一線生產技術難題1000多個;先后組織完成了33座新建、改建變電站的安裝調試工作,一次性送電成功率達100%;所帶的班組從未發生安全事故,被省市公司命名為“鐵軍班組”。
為了提高工作質效,皮志勇大力開展技術革新,成果卓著。特別是2012年成立“皮志勇創新工作室”后,他帶領團隊研發“五小”科技創新成果56項,獲得省級、國家級優秀創新成果10余項,成功申報實用新型專利46項、發明專利5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共攻克2000多個生產技術難題。皮志勇本人為國家節省資金6000多萬元。
薪火相傳 工匠精神的傳承者
在多年的工作中,皮志勇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和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積極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他先后被市公司、省公司、國網公司聘為兼職培訓師。
皮志勇組織為每個青工量身定做三年成長規劃,手把手指導他們現場操作,耐心講解工作要點,讓他們能快速具備“會接線工藝、會看圖識圖、會校驗調試,會故障處理”“四會”能力。為提升班員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皮志勇利用技改退役的舊設備建立了繼電保護實訓基地、模擬后臺監控系統、“創新孵化室”,定期開展“頭腦風暴”、科技沙龍、員工講學等活動,在班組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創新創效的熱潮。在援疆期間,皮志勇現場培訓技術人員300多人次,并牽線組織單位技術骨干與對口幫扶單位建立線上遠程培訓幫扶系統。
皮志勇培養的20多名徒弟,先后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6人走上了班長和技術員的崗位,2人成為國網、省公司生產技能專家、荊門工匠。今年,皮志勇又將目光瞄準公司工匠團隊,圍繞“紅領工匠,實踐育人”目標,以“紅馬甲精進智庫”為依托,帶領公司工匠開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科技攻關等系列活動,進一步發揮了公司工匠團隊作用。(責任編輯:劉朝靈 雷皓然 李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