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富
駐村隊長帶領村民修通“天路” 6年堅守大山助力鄉村振興
敬業奉獻
湖南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張忠富,男,土家族,1966年9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常德市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泥沙分局局長。自2016年張忠富任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金河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以來,他用雙腳丈量群山修通“天路”,他把老百姓當親人,結下難舍之緣,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他毅然決然接過“接力棒”,馬不停蹄奔忙在下一個“新賽道”。張忠富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湖南好人等榮譽。

  修通了一條幸福路

  曾經的金河村屬于深度貧困村,全村380個農戶980人分散居住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五座大山上,山高路陡,地勢險要,交通極為落后,境內白竹山片是常德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自然村。

  要致富,先修路。張忠富許下諾言:即使剮下一層皮,也要為老百姓修通這條路。2017年,他徒步上山20多趟,召開戶主會30多場。歷時四年時間,他帶領群眾以“有一塊錢修一寸路”“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鋼釬、鐵錘在懸崖絕壁上鑿開了一條長達19公里的“天路”,讓群眾走出了大山,也讓工作隊走進了群眾心里。公路修通后不久,有一個村民被毒蛇咬傷、一村民摔成重傷,都因搶救及時挽回了生命。老百姓都說:“這是我們的生命路、幸福路!”

  搭建了一座連心橋

  張忠富帶領老百姓發展產業,茶葉、藥材、蜂蜜現已成為該村“百姓三大寶”。2018年,石門縣整體脫貧摘帽后,金河村村民怕他離開,村民自發給石門縣委寫了一封挽留信,76名鄉親還按下了自己鮮紅的手印,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留下。

  張忠富把老百姓當親人,他幫74歲的流浪漢宋冬生找到了家,落實了戶口、社保、低保、醫保,新修了房屋;帶71歲獨身老人周明初到壺瓶山派出所辦了一張身份證,還帶他吃了人生第一碗米粉;66歲的五保老人鄧振軍住在大山上,每次去他家走訪都要走5個小時以上的山路,鄧振軍彌留之際,拉著張隊的手說:“感謝張隊”,這句“感謝張隊”也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話。

  駐村六年來,張忠富沒有休過年休假,節假日也很少回過家。他說唯一對不住的,是自己的家人,老婆每次送他離家進村時,都是邊流眼淚邊道離別。每次累了、想家了,他就摸摸胸前的黨員徽章,不忘進村時向老百姓許下的承諾。

  2021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張忠富無縫銜接擔任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只要力所能及就要竭盡全力。”張忠富說,“人這一輩子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只要對他人有所幫助,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傳承了一種情懷

  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近幾年,市、縣兩級選派優秀的年輕干部駐村,同時采取導師幫帶的形式,幫助他們迅速成長,更好地服務基層。

  張忠富最近收了5名年輕徒弟。他傳授的不僅是工作經驗,更是“當好人民服務員”的初心。“我們現在的年輕干部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但有兩缺:一是缺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二是缺為民情懷。”

  駐村以來,張忠富始終把黨建抓在手上,注重培養年輕人。他剛進村時,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2名,其中40歲以下的僅2名。近幾年,全村先后有4名年輕人加入了黨組織,有5人先后成為鎮村干部,還有5名年輕人成為返鄉創業致富帶頭人。

  “以前扶貧要挨家挨戶地做,像呵護小樹苗一樣。如今要鄉村振興,就得撫育好金河村這片林。”張忠富說,下一步得接著搞產業,不只是“賣賣土特產”,還要打響品牌,形成產業體系。

  春雨秋露、寒來暑往,張忠富奔波在一線,山里山外,處處留下了他腳踏實地的足跡。張忠富正與親人們在一起,為了幸福生活努力奮斗。(責任編輯:劉朝靈 羅江)

來源:湖南省文明辦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中文不卡DvD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