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山,男,1948年3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仙居縣林業局退休干部。沈青山45年如一日從事水果生產技術推廣工作,他退而不休,常年奔走在仙居的山間和果園,給果樹“把脈問診”,替果農出謀劃策。先后完成22項課題研究,率先提出楊梅氣調冷鏈貯藏保鮮、梯度栽培等創新技術,為仙居“中國楊梅之鄉”的發展及果農的增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果農們親切地稱呼為“楊梅司令”。沈青山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好人”等榮譽。
初心始于專業 變荒山為綠色銀行
1978年,沈青山從臺州農校果蔬專業畢業,帶著一身專業技術回到仙居,被分配到仙居縣林業局從事水果專業推廣工作,成為仙居縣第一個水果專職干部,開啟了他與水果的不解之緣。1979年春天,沈青山率先在白塔洋百遼、三橋下垟底、寺前林場等地種下200畝柑橘,帶領農民開啟了柑橘種植之路,改變了仙居水果空白的現狀。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不滿足于現狀”的沈青山,開始規劃仙居的水果生產發展之路。在深入研究楊梅的發展歷史后,他相繼引進荸薺楊梅、東魁楊梅等優良品種,在仙居的荒地上開展楊梅種植試驗。為了提高楊梅產量,沈青山開展了楊梅速生豐產栽培技術、楊梅低產園改造技術、克服楊梅大小年結果技術創新,提高了楊梅的存活率和結果率,還將楊梅樹的幼齡期縮短了3年,極大降低了果農的種植成本。
解決了果樹生長難題,沈青山又將目光放在楊梅品質上。進行過系統性學習的他深知,科學種植是富農的關鍵所在。在上山下鄉指導農技問題時,沈青山將科學種植方法帶進果農家中,讓仙居楊梅提質增量。
匠心引領創新 帶萬畝楊梅上“高山”
在沈青山的努力下,仙居楊梅個大、汁多、味甜的名氣漸大,市場不斷拓展。如何讓“一日色變,二日味變”的楊梅“安全”走出仙居成了當時困擾種植戶的難題。
“愛折騰”的沈青山,發現這一技術難題后,開展了針對性試驗研究。他利用仙居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創出了“楊梅梯度栽培”工程,把楊梅種植的海拔高度極限從原來的500米提升到700米,將楊梅的采收期從原來的半個月拉長到2個月,相當于在高山上建立了一個巨大無比的自然保鮮庫。他還率先提出楊梅氣調冷鏈貯藏保鮮技術,讓仙居楊梅不僅遠銷大江南北,還闖入國外市場,2023年更是“遠征”迪拜,賣出單顆60多元的高價。
小題目做出大文章,小品種搞成大產業。2021年,仙居全縣楊梅產量10.7萬噸,實現楊梅鮮果產值10.1億元,促進梅農戶均增收3.2萬元,楊梅成為了廣大果農的“致富樹”。
全心致力助農 退而不休仍發光熱
與水果結緣四十多年,沈青山一直堅持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出在果農的效益上。沈青山用雙腳走遍了仙居的每個鄉鎮(街道),成為仙居果農認證的“楊梅司令”。
2008年退休至今,他一直堅持開展技術培訓,讓各項種植技術為果農服務。如今,仙居的楊梅山、桃園基地里,時不時還可以看到沈青山的身影。果農們都說:“沈老師就是我們的定心丸。”除了仙居,他的足跡還遍布臺州各地,衢州、寧波、杭州,甚至湖北、重慶等地。在他看來,只要還干得動,就要一直跟果農、水果打交道,帶動大家共同致富,為鄉村振興出力。(責任編輯:高晟寒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