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學毅,男,1961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勘查技術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蘭學毅長期堅守地質勘查一線,40多年孜孜不倦鉆研物探技術,從一名普通的野外勘探隊員成長為跨專業的綜合物探工作者和國內知名的地球物理專家,有省部級科技成果5項,出版專著7部,在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重大專項中獲得突出成果,部分礦床類型的預測方法屬于行業首創,具有顯著的推廣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工作中,他還是年輕人心目中的良師益友,傾囊相授幫助年輕人成長。蘭學毅曾獲評“安徽好人”。
40多年堅守一線 初心不改追求事業
1982年,蘭學毅進入地礦部第一綜合物探大隊(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前身)從事物探工作。40多年如一日,他始終秉承“大自然就是開展研究的大舞臺”的精神,長期堅守在科研一線、奔波于野外勘查現場。
為掌握真實有效的地質數據并研究規律,他走遍了安徽深山大川、湖泊平原,并經常轉戰祖國東西南北,為推動安徽省乃至全國地勘行業物探領域科學研究做出了基礎而重要的貢獻。
“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在野外現場執行勘查任務時,他跟隨采樣工學習土壤化探的基本原理,熟練掌握采樣方法技巧;與物性方法組一起測剖面、觀察巖性,熟悉測區地質礦產特征……即使收工回到駐地休息,仍繼續鉆研學習相關資料。
無論當初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技術人員“下海熱”,還是地勘單位項目銳減后的“改行熱”,蘭學毅始終初心不改,每天更是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熱愛的工作中,一直奮斗在物探這個看似冷門、但卻充滿挑戰的學科上。他經常調侃自己:我什么也不會,只能干干專業上的活。憑借自身不懈的鉆研、探索、創新,他逐漸成長為安徽省乃至全國物探領域的知名專家。
40多年孜孜不倦 在不斷創新中前行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是他對自己專業的要求。
參與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重大專項課題組研究時,他已年過半百,帶領團隊風里來雨里去,幾乎馬不停蹄,晝夜無休。在方法研發和技術升級上親力親為,精益求精,對區域找礦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由他主持的一項專題研究,經過8年攻關,其研究成果取得國內領先地位。他作為重要骨干參與完成了全國重力專題研究并形成專題研究成果和專著,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蘭學毅還主持過多個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和安徽省公益性地質項目,帶領團隊創新思路、攻堅克難,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受到業內專家學者高度稱贊。
注重傳承優良作風 做年輕人的引路人
作為一名有較高業務水平的技術專家,蘭學毅平時工作非常謙虛低調,從不擺架子。他帶領的團隊都是年輕人,他也非常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在傳幫帶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到的工作方法。每次遇到重大技術難題時,他都會組織大家一起討論,讓年輕人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成果驗收等工作中,他都會讓年輕同志作工作匯報,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只要大家有什么技術難題,他都會悉心解釋,直到他們真正理解。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批年輕人逐漸成長為勘查技術院的技術骨干,其中有5人已成長為高級工程師。
40多年來,蘭學毅沉下心、俯下身,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為地質勘查事業奉獻一份力量。(責任編輯:高晟寒 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