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軍,男,1964年8月生,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芒卡鎮南臘完小教師。39年來,他堅守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以校為家,上千名學生在他的教導下走出大山。楊紅軍曾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春風化雨 桃李滿天下
茅草房、籬笆墻,每到雨季,室外大雨室內小雨,這是80年代滄源縣眾多村小的真實寫照。為改善當時的辦學條件,楊紅軍每到一個村任教時,他都會爭取村上和群眾的支持,積極維修校舍設施,利用課余時間種植花草,綠化美化校園環境,給學生創建安全、舒適、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
由于教學成績突出,1991年,楊紅軍調入南臘完小工作,后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這對一名鄉村教師來說,就是一次改變命運、走出大山的機會。當時,縣里的學校也向楊紅軍提出調動的想法,但他卻毅然選擇了留下,而這一留,就是32年。30多年來,楊紅軍教過20多屆學生,讓上千名學生走出了大山,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而翻開楊紅軍的教學課本,每頁都是滿滿的批注,上面寫著章節必背知識點、重難點提醒、拓展知識補充……
三尺講臺 一生守初心
楊紅軍的家在南臘村,但他很少回去住。在南臘完小男生宿舍旁不到五步的地方,有一扇棗紅色的鐵門,鐵門內不足20平米的空間,是他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住了30多年的家。旁人不解,他總是笑笑:“住在這里,離孩子們近一些,隨時有照應。”
南臘完小的生源輻射芒卡、班洪、班老三個鄉鎮,有的學生一兩個月甚至一學期才能回家一次。每到周末,楊紅軍就從老師變成了“家長”,他會帶著不能回家的學生到家里吃飯,還會給男生修剪頭發,給他們買生活用品?!斑@么多年來,楊紅軍一直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蹦吓D完小職工陳向前是楊紅軍的第一批學生。他至今仍記得,自己上學時身體不好,家又離學校很遠,從家里帶來的中藥,都是楊紅軍煎給他喝。
楊紅軍對學生的愛,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午休時間,楊紅軍會去學生宿舍轉一轉,看到孩子們都在午休他才放心。上課時,看到還有沒進教室的學生,他會習慣性地喊上一句:“動作快點,別遲到了!”從進入南臘任教,楊紅軍從熱血青年走到了兩鬢斑白。明年8月,年滿60歲的他可能就將告別這三尺講臺……
39年,是什么讓楊紅軍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大山里?答案是“熱愛”。他說,“我留下來,就是想讓更多孩子走出去”。正是因為甘為人梯的堅守,才托起了孩子們的人生夢想。也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像楊紅軍一樣的鄉村教師的熱愛和堅守,才搭建起了為大山里的孩子們傳道授業的三尺講臺,為孩子們打開了一片更廣闊的世界。(責任編輯:高晟寒 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