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7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林暉 吳植 李勁峰)暴雨過后,江城武漢迎來酷熱天氣。
下午兩點,頂著火熱的驕陽,34歲的邵文濤和兩個同事穿上雨靴、拿起竹竿,開始又一次巡堤。
7月4日起,由于長江干流武金堤段超過警戒水位,按照防汛預案,武金堤各責任單位迅速組織人員上堤查險。邵文濤所在的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局珞南中隊負責的堤段有2公里長,40個隊員分成兩隊,每天三班倒24小時巡堤查險。
寬約三四米的堤壩,隔開了堤內堤外兩個世界:堤外江水浩渺,變幻莫測;堤內車水馬龍,安詳平和。查找險情隱患,保衛大堤安全,是壓在每個巡堤人員肩頭沉甸甸的任務。
“每一遍巡堤,都要把堤內、堤外、堤頂全部仔細巡查一遍。”邵文濤說,堤外主要看有沒有浪眼、外崩,堤頂看有沒有開裂、塌洞,堤內看有沒有滲漏、管涌。
每個人手上都發了一張“巡堤查險須知”。上面要求,巡查要做到三清三快:即險情要清、信號記清、報告說清,發現險情快、報告快、處理快。
一根長約1.5米的竹竿是巡堤隊員手中查找險情的“利器”。它既可以撥開草叢探查隱患,又能探測堤內外土壤松軟情況,必要時還是趕走蟲蛇的工具。
堤外護坡斜度很大,記者在上面行走時幾次重心不穩。上漲的洪水已經淹沒了堤外的防護林,原本的灘地變得濕滑不堪。
返程時,巡查隊員把重心放在堤內。
“昨天早上巡查時就發現堤內有幾個小水泡,我們趕緊上報上級指揮部。指揮部專家來了之后判斷暫時沒有險情,但要保持密切觀察,一旦小水泡變大要及時上報。”另一名隊員李偉說。
這些小水泡的發展情況也是每次巡堤的重點。沒想到,他們原本插在水泡邊作記號的紅旗不見了。
原來,旁邊一個建筑工地正在加裝圍擋,把水泡和紅旗都圍在了圍擋之內。邵文濤蹚著泥水來到冒水泡的地方,把紅旗扶正,然后更加用力地插進土里。
大堤上沒有任何遮擋,明亮的太陽晃得人睜不開眼,沒走兩步就汗流浹背。巡堤隊員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一條包在頭上的濕毛巾就是他們的防曬裝備。在每個值班時段,他們都要來回巡堤三四次。
根據國家防總的最新統計,當前長江中下游超警堤段長10417公里,其中長江干堤2950公里、兩湖堤防3140公里、其他支流堤防4327公里。為了守護“水上長城”,大量和邵文濤一樣的防汛相關人員上堤查險搶險,整個長江中下游沿江五省及兩湖地區高峰時期共投入55.22萬人。
短短1公里的堤防,記者和巡堤隊員們走了半個多小時。回到起點脫下雨靴,記者的褲筒已被汗水完全浸透。
- 上一篇:
-
嚴陣以待 保堤護圩——安徽省郎溪抗洪一線見聞
已是第一篇
-
嚴陣以待 保堤護圩——安徽省郎溪抗洪一線見聞
- 下一篇:
-
安徽抗洪一線基層干部群像掃描
已是最后一篇
-
安徽抗洪一線基層干部群像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