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返鄉農民工嘆家鄉年俗大變化
新華社成都2月10日電(記者周相吉)新春之際,四川返鄉農民工代作奎真切感受到家鄉年俗的變化:人情往來送禮少了,這大大減少了他的“人情負擔”。
代作奎是四川安岳縣岳新鄉桃壩村村民,一直在外從事電器、凈水器等行業的設備銷售工作。2月初回到家后,就感到風俗變化。“以前這個時候很多人辦酒席,送禮都是400元、600元。現在,大辦酒席的人很少。”代作奎說。
在岳新鄉新田村,村民鄧天明每年送出去的人情禮金,要占到家庭生產收入的一半以上。他說,農村辦酒席的種類很多,除了婚喪嫁娶外,滿月宴、生日宴、升學宴、喬遷宴,有的甚至買車都要操辦一番。“人家邀請你,如果不去會被人家說成瞧不起人,禮少了自己臉上又掛不住。”
記者在岳新鄉采訪發現,即使有的村民辦酒席,也不收禮金,這在之前很少見。新田村村民文傳剛修了新房,為了慶祝喬遷之喜,他向大家發出邀請,鄧天明也在邀請之列。“但他打過招呼,說是圖個熱鬧,不用送禮,送了他也不會收。”鄧天明說,那天很多村民與他一樣,只是買了一串鞭炮,既熱鬧又沒什么負擔。
村民們告訴記者,這種變化是因為鄉里“紅白喜事理事會”機制的推出。2015年下半年以來,岳新鄉在桃壩村、新田村試點運行“紅白喜事理事會”,并制定了《紅白喜事理事會章程》,黨員干部、黨員帶頭簽訂《節儉操辦紅白喜事承諾書》,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并在村民中廣泛提倡。
岳新鄉黨委書記劉毅說,鄉里決定通過黨員示范、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等舉措,讓村民自己做選擇,結果村民高度擁護,并寫進了村規民約。
- 上一篇:
-
我的新年我的夢——三個西藏普通人的未來展望
已是第一篇
-
我的新年我的夢——三個西藏普通人的未來展望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百姓新年新語新愿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百姓新年新語新愿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