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2月9日電(記者吳濤)從1989年到2016年,重慶開縣鄧小明的春節幾乎都是在廣東過的,今年更是在除夕前從老家趕回廣東過春節。最早時在深圳過春節由于生活條件不好,有時通宵難睡一個安穩覺,如今卻是“很樂意在廣東過”。
鄧小明6日下午2點從老家乘坐火車,7日下午2點就到了廣州。“挺快的,一天就到了。”鄧小明向記者介紹說。
淺灰色T恤,黑外套,黑褲,黑鞋,個矮,發短,臉方,眼亮有神,鄧小明給人的是一種精明的印象。一個淺綠色雙肩背包就是鄧小明全部的行李。
1989年,37歲的鄧小明開始到廣東打工,如今他已記不起具體在廣東過了多少個春節,但這些年異鄉春節的感受,卻記憶深刻。鄧小明說:“最初的幾年過得提心吊膽,當時生活條件差,治安環境也不好,睡覺都不安穩。”
隨著發展,情況日益好轉。2007年,鄧小明把兩個兒子也帶來了廣東,全家人一起在東莞虎門過了一個多年未有的團圓年。從此之后,鄧小明一家都是在廣東過春節。
談及為什么不回家過春節,鄧小明解釋說,春節回家太擠,而且很難買到票,又容易出事。鄧小明一般都選擇在年前或者年中請假回去。
在廣東20多年里,鄧小明做過不少工作,在建筑工地做過,也在家具廠做過……現在鄧小明的兩個兒子一個媳婦一月能掙回1萬6千多元,在老家開縣縣城買了140多平米的大房子,退路無憂讓鄧小明談到此處時一臉自豪。
醫保、社保等社會公共服務的完善,讓鄧小明可以安心地待在深圳。初到廣東時鄧小明根本不知道醫保社保為何,現在報銷費用已是輕車熟路。鄧小明告訴記者,幾年前醫藥費在開縣還只能報銷30%,現在可以報銷90%。在國家大病重病醫保政策實施后,鄧小明的大兒子去年還回家報銷了1萬多元的醫療費。
鄧小明如今最希望的是孩子教育的改善。鄧小明已經不再繼續工作,而是專門在家里帶孫子。兩個孫子都上幼兒園,私立學校花費很高,一個人一年差不多要花1萬元,而且學校有些政策偏重于自身效益,對學生和家長不太方便。
“我現在更樂意在這邊過春節,老家熟悉的人已經不多了,一家人都在廣東,這里就是團圓了。但希望教育環境能再好一些,小孫子能在這里就讀下去。”鄧小明說。
當前像鄧小明一樣在一家人在廣東過春節的人已不少。鄧小明說,他家隔壁就有幾家在深圳過春節的重慶人,偶爾還可以去串門。
- 上一篇:
-
春節 身在海外心在家——堅守崗位的海外中國人群像
已是第一篇
-
春節 身在海外心在家——堅守崗位的海外中國人群像
- 下一篇:
-
“咱老百姓有了新奔頭兒!”——新華社記者回鄉見聞
已是最后一篇
-
“咱老百姓有了新奔頭兒!”——新華社記者回鄉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