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可以貓著,但阿拉山口火車站調車組的班組成員卻不能。因為阿拉山口不僅進口大風,還要進出口大宗貨物,出入大量人流,調車組的車輛保障工作是完成人與物“一進一出”的基礎。
大年初一一早,運轉車間丙班7調調車長黃旭東就和兩位連結員蔣二紅、胡安一起匆匆趕到調車場??諘绲恼{車場內難見人影,茫茫雪野之中,唯有一輛輛敞車、平車靜立在幾十條鐵軌上。
這個白班,7調要根據接收到的動態計劃,在調車場內為幾百輛車進行解體、編組,不斷地做“排列組合”。期間,調車長黃旭東必須站在機車機頭的通過平臺上指揮全局,兩名連結員則化身電影里扒火車的人,兩人需輪替著扒在車邊,緊盯車輛的通過狀況,監測車輛間距,做好機車司機的“眼睛”。
但扒車并非像電影般刺激和好玩,對7調來說,伴著山口的大風和冬季的低溫,在“一眼望不到邊,風如刺刀割臉”的調車場內,扒車更多是對意志力的考驗。
不僅如此,7調還面臨著另一大挑戰?!埃氛{苦,苦就苦在距離長,僅僅從準軌二場到寬軌場這段路,一個單程就是9公里多,忍不下來就不行”,丙班調車指導張磊告訴記者,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都畏懼分到7調工作。
調車場地勢平坦,障礙物少,稍一起風,刺骨寒風就會無孔不入。為了御寒,蔣二紅給雷鋒帽又加裝了一個圍脖作為“保溫層”。7調的所有人也都佩戴著雙層手套,內里是層薄絨手套,用以取暖,外面則是層線手套,用來增加摩擦力。
調車組一次外出作業往往能持續3小時甚至更長,輪到胡安扒車了,蔣二紅就到車下面去檢查車輛連掛、脫軌器放置等情況,“趁著這會兒下來走走,身子可以暖和點,調車長就沒這個機會了,別看他站在機車上,不活動更冷!”蔣二紅說。
“啟動、連接、減速、停車”,黃旭東通過特制的步話機發來的指令在胡安和蔣二紅的步話機上不間斷地響起,三人一遍遍核實、確認各項操作準確無誤。
“干調車組這行,要的不是蠻力,而是細心負責能吃苦?!睆埨谡f,“7調更是如此,不僅要走最多的路,還要進到人流、物流密集的換裝庫,更是得格外細心?!?/p>
晚上6點,在將最后一輛車送到換裝庫后,7調收工了。間休室內,蔣二紅揉捏著發脹的雙臂,胡安則靠在椅子上,臉上滿是疲憊,黃旭東說,除夕那天他們上的是前夜班,從凌晨2點到9點,今天剛換到白班,現在就想早早吃了晚飯回家休息。
據黃旭東介紹,7調的3個人年齡相仿,年長的不過32歲,最小的剛滿30,最長的在山口工作了10年,短的也有8年。由于家都不在山口,所以,等初六最后一天班上完,他們就會坐上火車回家過個遲到的春節。
- 上一篇:
-
村子還是那個村子 村子已不是那個村子
已是第一篇
-
村子還是那個村子 村子已不是那個村子
- 下一篇:
-
美酒歌樂迎新春——藏歷新年首日拉薩見聞
已是最后一篇
-
美酒歌樂迎新春——藏歷新年首日拉薩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