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記者周相吉 裘立華 譚元斌)在外忙碌一年的人們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中,卻猛然發現,村子還是那個村子 村子又好像已不是那個村子。
回家的路越走越寬
“我駕車從河北回來,一路高速,直接開進了家門口?!痹谕鈩展さ乃拇ò苍揽h永順鎮村民羅月華說,現在家鄉不僅交通方便,發展環境也發生巨大變化,打算以后回鄉創業。
羅月華是永順鎮堰灣村九組村民,從2007年開始就遠赴河北務工。經過幾年的發展,不僅在老家修建了新房,也在安岳縣城買了商品房。因為自己有了小車,每年春節都要自駕回家。“我們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今年春節80%的人都是自駕回來的?!?/p>
家鄉的變化不僅是村容村貌,對羅月華感觸最深的,還是當地政府機構辦事的效率大幅提高。2月初,他來到永順鎮政府所在地辦理二孩準生證,辦事人員不僅對他十分客氣,還十分快捷地把所有事項都辦完。“我都沒想到,半個小時不到就辦妥了?!?/p>
當很多人都在討論以后回家鄉發展時,岳新鄉村民代作奎已經著手在家鄉創業了,用他的話說,自己也在“轉型升級”。今年50歲的代作奎最開始賣蒸籠,前幾年開始幫公司推銷家用電器。但從2015年開始,他轉而從事凈水器設備的推銷工作?!凹矣秒娖鞯氖袌鲆呀涳柡土?,但凈水器市場大,尤其是農村市場?!?/p>
“真正的轉型還是要回到家鄉,大小做點事情?!贝骺嬖V記者,前不久,他流轉了村里40多畝土地,準備種植檸檬。據介紹,坡地租金是400元一畝,田地是500元一畝。村民的土地租金他已經付過,接下來就是栽種檸檬樹。記者了解到,四川安岳縣是全國最大的檸檬生產基地,2015年總產量達60萬噸,已形成產、供、銷及加工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代作奎打算依托當地特色資源,再次進行“自我轉型”。
記者了解到,在四川人口第一大縣安岳縣,外出務工人員達到50多萬,占全縣人口三分之一左右。安岳縣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康欽祥告訴記者,當地農民務工已經出現了兩個明顯趨勢,一是返鄉創業人員開始增多,二是東部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空前?!埃玻埃保的攴掂l民工創業人員達到2500多人,涵蓋一、二、三產業。目前返鄉民工創業人員總數達到1.75萬人,而在前幾年則寥寥可數?!笨禋J祥說,他們還帶動了8萬多人在當地就業。
數據顯示,安岳縣僅由年輕人創辦的網店、微店也達到了4700多家。安岳縣就業服務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返鄉農民工創業人員增多,說明農民工逐漸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根據統計,5年前50萬農民工中從事純體力勞動的占30%,如今只占15%左右?!翱h里每年都針對農民工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勞務品牌培訓及創業培訓,人數達到2萬人左右,這為農民工在家鄉創業拓寬了道路?!笨禋J祥說。
村里居然堵車了
記者今年春節回家過年,最大的意外,居然是村里堵車,停車成了大難題。
我的老家,在浙江紹興南部山區的一個偏僻農村,原本是鎮里最大的村,但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資源匱乏,使得我們整個鎮在紹興地區仍屬于欠發達鄉鎮,鎮里沒有像樣的工業企業,農業也只是傳統的家庭個體農業,像我們村的年輕人,要不求學,要不打工,紛紛外出了。
今年春節回家,發現村里的茶廠空地上,已經停著百十輛車,從村頭到村尾走了一遍,奧迪、寶馬這些豪車也不在少數。
修車的堂弟說,去年村里還堵過一次很長時間的車,最后縣里還派出交警來疏通。“這幾年村里的年輕人都是很拼的,大家都買了車,我修車的生意也好了不少?!?/p>
在村里行走,碰到了分別十多年的小學同學,發現大家都有了私家車,還在城里買了房,日子都不錯。
鞭炮聲少了 致富的路子多了
這個春節,在鄂西山區一些農村,留傳了幾十年的放鞭炮習俗“淡”了,群眾競相脫貧的氣氛“濃”了。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是典型的“老、少、邊、山、庫、窮”地區。雖然生活并不富裕,這里的老百姓講究卻不少,尤其酷愛放鞭炮,吃團圓飯、迎新年、拜年都少不了炸上一番,“鞭炮越響,心里越爽”。
久而久之,鄉鄰之間形成了一股盲目攀比之風,哪怕賒賬,哪怕少給孩子買零食,也要整回來一堆鞭炮鬧騰鬧騰,樂此不疲。
巴東縣水布埡鎮八斗坪村的一些村民說,以往每年春節花在鞭炮上的錢,少則五六百元,多則一兩千元,“其實都沒錢,這么大筆開支出去,不心疼是假的。只不過大家都放鞭炮,不跟著來顯得很沒面子。”
這股“割肉擺花架子”的奢靡之風讓村民們普遍感到疲憊和厭倦。這個春節,“受盡折磨”的村民,終于不約而同地向它“開戰”了。大家相互約定,從今往后過春節再也不買鞭炮。
今年除夕夜,在巴東縣水布埡鎮,僅能聽到零零星星的鞭炮聲。新春零時迎新年,燃放煙花的數量也較往年大為減少。正月初一拜年,親友往來之間更是直接進門,客人輕松,主人愉快。
鞭炮聲少了,增收致富的思路卻多了起來。水布埡鎮景家坪村的一些村民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將發展辣椒種植,“成熟后有公司過來收購,最低1元錢一斤。種個兩三畝地,掙個兩萬元不成問題。雖然掙不了大錢,但是日子過得踏實?!?/p>
在濃郁的節日氣氛中,大家對于精準脫貧格外期待。為了把好精準識別關,春節前巴東縣委發動全縣干部進村召開了3800多場屋場院子會,向廣大農民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并由他們決定誰是貧困戶。
這激活了廣大農民主動脫貧的強勁內生動力。“精準扶貧力度大,水電路的問題政府會解決,怎么富起來,還得自己努力。眼下每個人都急著通過發展一兩門產業過上好日子?!彼紙烘偩凹移捍宕迕窈雾槓壅f。
水布埡鎮八斗坪村、景家坪村的村干部表示,從熱衷炫富的“好面子”,到聚焦致富的“好里子”,體現了民風之變,“這是春節期間最大的正能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風口扒火車的人
已是最后一篇
-
在風口扒火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