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學雷鋒常態化]全國人大代表唐志國:城市要有精神之魂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遼陽市委書記唐志國
聆聽了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遼陽市委書記唐志國代表感到非常振奮,“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文化需求,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他對記者說,一個城市不僅要有經濟支柱,更要有精神之魂,文化之魂。
“雷鋒對遼陽有深厚的感情,他親切地稱遼陽是第二故鄉。”唐志國告訴記者,把學雷鋒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使雷鋒精神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成為遼陽這座城市的精神坐標和價值體現。
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東風,遼陽建成了全國第四個雷鋒紀念館。擴建后的紀念館建筑面積4780平方米,比擴建前增加一倍多。館藏文物1476件,比擴建前增加505件。唐志國介紹說,遼陽雷鋒紀念館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突出展示了工人形象的雷鋒。二是展示了雷鋒在遼陽當工人期間的先進事跡和留下的20篇廣為流傳的日記。三是展示了遼陽是雷鋒的入伍地,是雷鋒的第二故鄉。四是雷鋒同當代雷鋒郭明義曾是同一企業的職工,紀念館把兩代雷鋒的事跡同館展示。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全市開展了不間斷的學雷鋒活動。”唐志國介紹,雷鋒在遼陽的工友和戰友還有39人,是傳播雷鋒精神的寶貴財富。為此,我們組織了四支隊伍常年從事學雷鋒活動。一是以15位雷鋒戰友組成的雷鋒事跡報告隊伍;二是以雷鋒工友為主體的全市學雷鋒先進事跡宣講隊伍;三是以理論專家為骨干的學雷鋒講師隊伍;四是創作了一批歌曲、小說、詩歌、話劇和舞蹈,以多種形式宣傳雷鋒事跡。 (記者 畢玉才)
- 上一篇:
-
基層代表委員聲音:農村文化建設要突出便利性
已是第一篇
-
基層代表委員聲音:農村文化建設要突出便利性
- 下一篇:
-
馮驥才大會堂前答記者
已是最后一篇
-
馮驥才大會堂前答記者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