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人勤。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各民主黨派,上至中央領導,下至普通成員,從專家學者到專職干部,早忙碌開了。他們用真心,下真功,建真言,表現一年比一年精彩。這表現,寫在國家發展史上;這表現,印在人民心中。
建言獻策是民主黨派及其成員的主要履職內容之一。為誰建言?建什么言?他們用實際行動作答:把政治使命擺在至高位置,和中共同心,共謀國家興盛,共謀人民福祉;心中有中心,眼里有大局,參政議政謀發展,凝心聚力促和諧。他們不離心、不偏向,有那么多分量很重的建議、提案,被吸納后上升為國家或區域改革發展的舉措。
在信息爆炸、建言渠道多元的當今,要想提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又有可行性的建議并非易事。蜻蜓點水、跟風趕浪,得來的只能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論的應景之作,而敏銳把握時代脈動,沉下去解剖麻雀,方可悟真諦、得真經。民主黨派普遍實行上下左右大協作,建立專家參與機制,每次調研都深入一線,廣摸情況、細聽意見,而后反復論證、悉心打磨,方出成品。可以說,每一份建議,每一件提案都凝結了他們大量的心血。
知真情易,建真言難,非有巨大勇氣不可。言為心聲。民主黨派常常到地方、部門詢情、析因、問計,眼界卻不受一地一部門所限,而是站在國家發展戰略上考量問題、研究思路。有些建議他們一次提了效果不明顯,第二次、三次再提,有時幾個黨派還不約而同關注同一問題。他們覺得:只要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意見建議,即使一時不被理解、不被認可,也不輕言放棄,而要鍥而不舍,深入研究,不斷加以完善。
且看民主黨派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工作亮點:現代服務業、社保制度、民辦教育、流動人口管理、信息化、低碳發展、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調研報告切中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民生關切的難點。每一個調研主題的確立都不是一時之興,對其研究也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是集體討論,長期跟蹤,反復調研,有些意見建議稱得上是一個黨派共同智慧的結晶。
天時人事日相催。使命在肩,行在路上。聽,更為動人的樂章,在人民政協舞臺上響起,其中有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及其所聯系群體合奏的強音。(軍華)
- 上一篇:
-
兩會·履職心語:農家書屋 讓文化惠及農民
已是第一篇
-
兩會·履職心語:農家書屋 讓文化惠及農民
- 下一篇:
-
【迎接兩會特稿】地方兩會“文化熱”透視
已是最后一篇
-
【迎接兩會特稿】地方兩會“文化熱”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