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公益要公平立法要公開
謝瑤 作
今年兩會,公益逐漸被熱議,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帶來了一份推動民間力量進入公益的提案,從登記注冊、稅收、資源等方面進行分析建言,而對于多年來都被提到的慈善事業法,王名則表示:“要快但更要謹慎,尤其要重視立法過程的公開?!?/p>
社會組織登記注冊難
北京慧靈智障人士社區服務機構是一家為殘障人士提供了12年服務的公益組織。12年來,這家不營利的公益機構一直在以“名實不符”的身份存在著,由于無法實現民政注冊,北京慧靈只能以工商注冊的身份存在,由于身為“企業”,慧靈雖不營利卻要交稅,同時無法獲得政府購買服務,僅去年一年,就出現了34萬元的負債。
不能實現民政注冊的北京慧靈是當下一批草根公益組織的縮影。
根據目前的制度,中國的社會組織注冊成立實行“雙重管理”制度,即先要找到一家政府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然后才能去民政部門登記注冊成立。而政府部門由于對民間公益組織缺乏了解,通常不愿意成為這類組織的業余主管單位,這就導致大量的民間草根組織由于找不到政府部門主管無法實現民政注冊,只好采取工商注冊甚至不注冊的形式存在。這樣身份的公益組織一方面不能獲得相應的稅收優惠,另外,也不能申請政府購買服務,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這些沒有身份的公益組織很容易陷入生存和發展困境。
對于登記注冊難的現象,王名委員在提案中建議:取消雙重管理規定,開放注冊,解決社會組織的法律地位問題。“雙重管理制度的終結對公益事業來說將是個歷史性的變化,相信這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王名對此很有信心。
- 上一篇:
-
“兩會”代表委員與公益人士共話公益文明
已是第一篇
-
“兩會”代表委員與公益人士共話公益文明
- 下一篇:
-
“兩會”微博集萃:“好人”需要法律保護
已是最后一篇
-
“兩會”微博集萃:“好人”需要法律保護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