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學雷鋒長效機制,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3月4日,來自長沙的全國人大代表吳建平、李煥然、周兆達、黃志明、許菊云、羅美元、向文波等聯名建議,設立公民道德最高獎“中國雷鋒獎”。
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于1963年3月5日發表,我國把每年3月5日定為“學雷鋒活動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曾影響了許多人的一生。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忘不了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美元說,她就是其中的一個。采訪時,坐在記者對面的她輕聲哼了起來:“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雷鋒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作為長沙籍的全國人大代表,我們覺得提出設立公民道德最高獎‘中國雷鋒獎’的議案很有價值和必要。”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岳麓山建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建平說。
學雷鋒活動已深入人心,但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還有一些人將學雷鋒當做走過場、搞形式,甚至有人說“雷鋒三月來,四月走”。“學雷鋒不能是一陣風,要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吳建平、李煥然等代表說,以“雷鋒”命名的國家級獎項“中國雷鋒獎”將頒給在各行各業中樂于助人、默默奉獻的優秀公民,鼓勵公民都來學雷鋒、做好事。“中國雷鋒獎”應該是中國政府設立的公民道德建設的最高獎項。獲此殊榮的公民可以享受全國勞模的待遇。另外,各省市(區)也可設立自己的“雷鋒獎”,如“湖南雷鋒獎”、“長沙雷鋒獎”,以獎勵在當地樂于助人、默默奉獻的優秀公民。這些獲獎的公民可享受省、市級勞模待遇。從中央到地方還可以設立“學雷鋒活動辦公室”,指導開展學雷鋒活動,從機構上保障學雷鋒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還可以設立“學雷鋒基金”,由國家和地方各級財政拿出一定的資金開設。該基金用來獎勵、補償、慰問學雷鋒的先進個人,救治和補償學雷鋒活動中受到傷害的個人,撫恤學雷鋒活動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英雄家屬等。
羅美元代表還建議,要重視和大力宣傳學雷鋒活動,形成常態化的學雷鋒活動宣傳報道機制。她希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籌辦全新的“雷鋒電臺”,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授予公益傳播影響力大的電臺為“雷鋒電臺”。長沙是雷鋒的故鄉,可先期在湖南開展試點。
新聞鏈接
全國道德模范文花枝:
讓“雷鋒獎”成為道德領域最高榮譽
“在我國設立以雷鋒命名的公民道德最高獎,這個建議很好。我也將提交相關建議,讓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獲得持久生命力。”3月4日,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韶山營業部經理文花枝聽說來自長沙的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設立“中國雷鋒獎”,大為贊同。
據了解,文花枝代表也將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關于設立雷鋒獎,與時俱進弘揚雷鋒精神的建議》。對于雷鋒精神,她說:“我認為雷鋒精神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種體現,雷鋒精神的愛黨愛國、敬業奉獻、助人為樂,以及他的銳意進取、創新精神,還有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而且任何時候都不會落伍。”
文花枝代表表示,雷鋒是我們社會涌現出來的平民英雄,他的榜樣力量至今影響著人們。眾所周知,提起電影大獎,人們就會想到“奧斯卡獎”, 提起科學大獎,人們就會想到“諾貝爾獎”……這些獎項代表的是這些領域的最高榮譽,背后則包含著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因此,參照這些以個人名稱命名的行業最高獎項設立“雷鋒獎”, 將“雷鋒獎”固化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最高榮譽獎項,讓“雷鋒獎”成為道德領域最高榮譽的代名詞,不僅體現當代社會對于雷鋒同志榜樣力量的肯定,更是對雷鋒精神這一不朽道德豐碑的弘揚和呼喚。
- 上一篇:
-
設立“中國雷鋒獎”的三重意義
已是第一篇
-
設立“中國雷鋒獎”的三重意義
- 下一篇:
-
“中國雷鋒獎”能“獎”出什么?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國雷鋒獎”能“獎”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