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衛敏麗、周英峰)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回首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中國走過了很不平坦的道路,同時也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與進步。
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非凡表現,引起世界對中國執政黨的進一步關注:中國共產黨為何能保持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黨在長期奮斗歷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歷史證明,這些獨特優勢,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是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堅定信念和航向破浪前行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這是貴州曾經被印上的灰色標簽。如今,這里正以嶄新的面貌吸引著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大西南“交通中樞”、“兩江”上游綠色屏障、西部重要的裝備制造基地和新興產業基地……
十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短短一瞬,卻帶給貴州和整個中國深刻的變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科學發展觀帶來了中國大地的勃勃生機。”全國黨建研究會會長虞云耀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和靈魂是創新,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
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些成果,涵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自身建設等多方面,對新時期、新實踐中遇到的一系列新問題給出了解決的方略。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從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等集中性教育實踐活動,到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科學的理論起到了指引方向、教育群眾、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是我們黨的理論優勢的充分體現。”全國黨建研究會副會長高世琦說。
實踐的自覺來自理論的清醒,步調的一致來自信念的堅定。注重從思想上建黨、立黨、興黨,始終保持思想的先進性,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的新要求,人們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多樣化的新變化,我們黨堅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凝心聚力,共創偉業。
——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引導人們加深對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理解;
——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牢記“兩個務必”,鮮明地提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戰略任務,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持續不斷地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
——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
“理想是引航的燈塔,信念是奮進的風帆。”知名黨建專家沈寶祥教授說,一項項影響深遠的部署,一個個強勁有力的措施,讓黨員群眾進一步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定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任,黨的政治優勢為十年發展進步提供了強大力量。
- 上一篇:
-
十年組織建設改革創新——組織保障寫精彩
已是第一篇
-
十年組織建設改革創新——組織保障寫精彩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