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有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雷敏)6月1日,我國正式啟動通過財政補貼推廣節能家電的活動。這是近年來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立足于擴大內需,把擴大內需與擴大外需結合起來,成為我國一以貫之的戰略抉擇,尤其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時,中國外貿增速曾單月下降29%,經濟遭受巨大沖擊。
“出手快,出拳重”——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密集出臺了擴大內需的一系列調控措施:
2008年11月9日,宣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包括投資、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等。
“保民生”和結構調整是4萬億投資的重頭戲。中央財政新增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投資占44%,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投資占16.5%。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我國先后出臺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等10個重要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成為應對危機一攬子計劃中的核心內容之一。
規劃實施后,受益最明顯的是汽車行業。短短一月后,中國車市就止跌回穩,強勁增長,成為世界經濟寒冬中的一枝奇葩。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超過1300萬輛,同比增長40%,并一舉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新車消費市場。
- 上一篇:
-
加強改善宏觀調控 "中國號"經濟列車世界矚目
已是第一篇
-
加強改善宏觀調控 "中國號"經濟列車世界矚目
- 下一篇:
-
著力解決民生難題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已是最后一篇
-
著力解決民生難題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