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七大報告
每次來河南省輝縣市裴寨村,都讓人眼前一亮。
陽光照耀下,一座座玻璃溫室大棚分外惹眼,在老村宅基地上發展高效農業,成為裴寨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致富的又一舉措。
這原本是個很普通的小山村。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逐漸過上了幸福生活。裴春亮——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把裴寨村近幾年發生的變化一一道來。
裴春亮關心孩子們學習,他鼓勵孩子,好好努力,長大了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郭紅松繪
推平荒山頭,村民住樓房
9年選不出一個村主任,村民窮得娶不上媳婦兒……這些“曾經”,記錄了裴寨村艱難發展的歷程。改變源于2005年,在裴寨村村委會換屆選舉中,裴春亮當選村委會主任,裴寨村開始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在現在的村民小區里,記者看到除了村民住宅,還有衛生所、幼兒園、超市、體育場及休閑綠地等,和城里的社區沒差別。
這個遠近聞名的裴寨新村,是由裴春亮個人出資3000萬元興建的。1970年出生的裴春亮幼時家境貧寒,在家庭遇到種種不幸時,鄉親們幫助他渡過了一個個難關。后來,裴春亮從修電器、開飯店起步,后來經營酒店、機械鑄造、水泥生產,成為鄉村致富能人。富裕起來的裴春亮,沒有忘記鄉親們的恩情,2005年,他毅然決定個人出資為村里的每一戶人家都建座樓房。
裴寨新村選址在村南邊的荒山嶺上,不占用一分耕地。2008年12月,全村153戶村民告別了土坯房,全部搬進了嶄新的樓房。
裴春亮介紹說,輝縣市將裴寨新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正在興建以裴寨新村為依托,包括周邊11個行政村的裴寨社區。
人人有活干,安居又樂業
“這樣的好日子我們做夢也想不到,村班子都是為我們老百姓干實事啊!”大棚種植戶裴玉河承包了3個大棚,每個大棚的收益每年有4萬元,比以前強得多。
2010年3月,裴寨老村的整體拆遷改造完成,整理出了600多畝土地。
“必須發展高效設施農業,讓有限的土地發揮出巨大的效能。”經過多方考察,裴春亮決定發展溫室大棚。
如今,裴寨社區在500畝流轉承包的土地上發展塑料大棚175座、鋼架地溫溫室34座,輻射帶動裴寨社區5個村的200余戶、526人從事高效農業種植。
與此同時,長15公里、寬50米的裴寨商業街已經初步建成,已有100多家商戶入駐。
裴春亮本人還多方籌資建起了日生產能力5000噸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裴寨村民人人參股,還有300多名在公司上班。
作為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他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在裴寨商業街中央的路邊上,幾塊嶄新的巨幅牌匾特別引人注目,上面裴寨村“2011年—2015年發展規劃”的重點內容清晰可見。“我們的計劃是通過分別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讓社區群眾到路東當農民、到路西當工人、到商業街里當商人、住進社區當市民。”裴春亮說,“總之,要讓裴寨社區走上科學發展的路子,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記者 李 可 趙 婧 楊慧峰 )
- 上一篇:
-
城市:農民工的新家
已是第一篇
-
城市:農民工的新家
- 下一篇:
-
(特稿)從百姓親歷看科學發展
已是最后一篇
-
(特稿)從百姓親歷看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