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劇場內座無虛席,觀眾正在觀看節目。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創造經濟價值、成為擴大消費新的著力點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為人民群眾帶去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時,居民消費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并重時期;超過5000美元時,居民消費將進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時期。現在,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4000美元,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溫飽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噴”之勢。
②消費者正在選購電子書。2010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業實現總產出12698億元、增加值3503億元,較2009年分別增長19%、13%,其中數字出版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增長31.6%和23.7%,超過全行業增長速度,在各產業類別中位居前茅。現代科技深刻改變了文化的生產方式、傳播方式和消費方式,也賦予文化新的內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態,為文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后發優勢。
③大型歷史粵劇《傾國傾城》劇照。
④音樂劇《媽媽咪呀!》劇照。
文化產業的發展,激發了文化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既發掘傳統文化資源,又引進消化國外暢銷的文化產品,使中國文化市場煥發勃勃生機。
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
資金支持
資金支持 部分銀行扶持文化產業貸款余額情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精神的家園。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系列政策扶持下,我國文化領域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文化建設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新成就。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221.3%,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1.94%上升到2.75%。但總體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水平還不夠高,制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完全破除。因此,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一方面,針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國家應當繼續提供相應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文化產業自身也必須不斷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向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邁進。
- 上一篇:
-
原創成果不斷涌現 創新助推社會發展
已是第一篇
-
原創成果不斷涌現 創新助推社會發展
- 下一篇:
-
“熱土文學社”:農家書屋成為文化樂土
已是最后一篇
-
“熱土文學社”:農家書屋成為文化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