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6月12日電(記者閆平)雖身患重病,卻仍然以自己鋼鐵般的意志與疾病作斗爭,頑強地工作著……譚彥生前系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法院模范、十大中國杰出青年衛士等榮譽稱號。 譚彥的妻子賈麗娜日前回憶說,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譚彥依然忘不了他所熱愛的法官事業。在病重期間,他用顫抖的手寫道:“作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執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恥辱……我是一名普通黨員、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工作,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多榮譽,心中時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將青春年華獻給黨的偉大事業,只嘆身患重病,壯志難酬……” 譚彥1960年出生在吉林省集安縣(現集安市)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從小學到中學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干部和學雷鋒先進分子,1981年譚彥考入吉林大學法律系。從那時起,當一名人民的好法官成了他最大的理想。 1985年7月大學畢業后,譚彥主動放棄市區優裕的生活環境,志愿到剛剛起步、條件比較艱苦的大連開發區工作。1989年,因工作過度勞累而身患重病,面對醫生“必須長期全休治療,否則最多能活5年”的忠告,他義無反顧,以驚人的毅力與生命爭奪時間,用更加忘我的工作來實踐自己“活著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誓言。 1990年3月16日,譚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愿中鄭重地寫道:“我是一名司法工作者,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依法辦事,剛直不阿,做一名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的司法戰士!” 1993年和1994年,他的病情再度加重,但是在這兩年間他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疾病折磨,審結案件105件,高出全院法官平均結案數的49%,而且無一發回改判。 譚彥具有堅強的黨性,無論是面對創業時的艱辛,還是身處繁華環境,都能經受住考驗,做到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秉公執法,被譽為“鐵”法官。1996年7月,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鋼鐵之軀托起神圣的天平——記秉公執法、無私奉獻的“鐵”法官譚彥》,全面介紹了譚彥的先進事跡,譚彥成為全國政法戰線學習的楷模。 2004年11月28日10時45分,在與病魔頑強地抗爭了十幾年后,年僅44歲的譚彥帶著對親人的無限眷戀,對審判事業的無限熱愛,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盡管譚彥去世已經7年,但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同事們沒有忘記他,在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榮譽室的醒目位置,鑲嵌著有關譚彥的多幅照片,譚彥成為法官們學習的楷模。 鏈 接 ■話劇《譚彥》 取材于遼寧省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青年法官譚彥的事跡。8幕話劇《譚彥》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鐵法官”譚彥清正廉潔、秉公執法、無私無畏、拼搏不止的感人事跡,歌頌了以譚彥為代表的新一代優秀共產黨員、人民法官的精神風貌。(光明日報記者 柳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