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思考·怎樣當好縣委書記①) 1月12日,我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會上總書記對縣委書記提出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和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四有”是新時期對縣委書記的新標準新要求。“四有”中“心中有黨”放在第一位,是思想基礎、信仰基石,也是其他“三有”的“總開關”。只有做到心中有黨,才能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才能更好地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 “心中有黨”看似簡單,但能否做到時時勿忘、時時檢視,能否做到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簡單。在戰爭年代、在急難險重面前,黨員、干部會自覺做到心中有黨,沖在前列、干在前面,相比較而言,在和平時期、在長期執政環境下、在經年累月的日常工作中,特別在各種監督還不完全到位的環境中能否做到“心中有黨”,成了重大考驗。這就需要黨員個人不斷強化自我身份認同。總書記一再告誡全黨,黨員、干部要有政治思想定力,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心中有黨”,就是要我們時刻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忌、行有所止。 某種程度上講,“心中有黨”是自我角色的不斷暗示,更是價值取向的反復拷問。當下少數黨員干部產生了“身份麻痹”,不僅心中無黨,個別人甚至目中也無黨,不嚴格要求自己,不該張的嘴張了,不該伸的手伸了,不該去的地方去了,最終走上不歸路。究其原因,無一不是忘記了黨員身份,忘記了還有組織。這也啟示我們,各級黨組織要對黨員干部經常性“身份提醒”,常常拎拎耳朵、念念“緊箍咒”,引導黨員、干部對自己的“基本身份”全面檢視,在面對大是大非和權力誘惑時捫心自問:心中有沒有黨?還記不記得自己是個黨員? 心中有黨,不是嘴上有黨,也不只是心中有黨員的名號,心中有黨是以堅守黨性為支撐的。黨性不是與生俱有的,需要后天的學習鍛煉。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我們閱讀了一些中高級干部貪腐懺悔錄,盡管情況各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懺悔意識到,喪失黨性要求是根本內因。黨性是信仰,也是約束,一個沒有強大內心的人自然無法抵御各種誘惑和考驗。所以,一定要堅持把深化學習鍛煉放在突出位置,引導黨員干部自覺鑄就強大內心。知而不行,等于不知。我們不光要知道黨性要求、黨紀法規,更要知行合一,不斷踐行磨煉。當前在黨員隊伍中,確實存在“兩面人”現象,說一套、做一套,最終走上違法違紀、腐化墮落的道路。只有在實踐中、在具體工作和生活中踐行黨性、磨煉黨員,才能逐步養成習慣、成為修養,也只有這樣,才是牢固的可靠的。王陽明先生在心學理論中反復強調“事上練”,深意即此。 心中有黨,還要求我們做到始終守紀律、講規矩。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考驗。如果每個黨員、干部都不按紀律規矩“出牌”,而且上行下效、他人盲從,那整個社會就亂套了。所以,黨員、干部要把守紀律、講規矩作為一條“紅線”和“底線”來遵從,并常態化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李榮錦/江蘇省泗陽縣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