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大力推進人才對外開放
發表時間:2014-06-09   來源:光明日報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在5月22日上海召開的外國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尚賢愛才的優良傳統。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養國內創新人才的同時,更加積極主動地引進國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熱忱歡迎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

  “天地間,人為貴”“為政之要,惟在得人”,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尚賢愛才的傳統。周公吐哺、蕭何月下、曹操跣足、燕昭王“千金市馬骨”,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我們的祖先對人才的尊重,形成了我國深厚的人文傳統和燦爛的傳統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批國人放眼世界,走出國門學習先進知識,同時,也大量引進外國經驗與技術,引進大量國際人才,吸引大量留學人員回國建設,推動著我國經濟社會30多年來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的實踐證明,經濟社會越發展,以人才為集中代表的人力資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越重要。如今,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使命,面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這意味著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

  我們要大力推進人才對外開放。人才就是生產力,只有真正實現人才開放,才能真正實現對外開放,才能切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人才開放,不僅僅是我們的人才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崗位和機會,一視同仁地開放給全世界的人才,真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真正做到“尚賢”和“唯才是舉”,這也是邁步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的中國當有的胸懷和心態。

  近幾年來,留學人才“歸國潮”業已形成。僅2008年啟動的“千人計劃”,就引進了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6位發達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1400多位世界名校教授,全球“高精尖”人才到中國工作的數量開始爆發性增長。另一方面,“中國綠卡”之路也正在拓寬,相關部門正積極研究降低“綠卡”門檻,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型大國。讓我們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不斷加強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既“洋為中用”,也“中為洋用”,不斷把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光明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智萍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