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櫛風沐雨,50年春華秋實。自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和1965年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來,西藏不僅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而且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成功走上了與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繁榮進步的光明大道?!岸潭處资辏缭缴锨辍?,今日之西藏,正處于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 50年間,西藏地區生產總值由3.27億元增加到920.8億元,增長281倍,人均GDP增長256倍;全區所有縣(區)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宗教活動得到尊重和保護……雪域高原譜寫了世人矚目的傳奇。 發展傳奇不會憑空誕生,今日西藏之輝煌與美好,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50年的團結奮斗得來的。尤其是,在50年風雨滄桑中,無論周遭環境如何變幻,藏族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民齊者強”,歷史一再證明,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國家動亂是各族人民之禍。民齊,則政通人和、百業興盛;民不齊,則社會動蕩、人民遭殃。作為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和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西藏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對國家統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西藏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因此,黨中央歷來重視加強西藏和四省藏區的民族團結工作,“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早已成為戰略共識。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關鍵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來,把實現社會局勢的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作為硬任務,各方面工作統籌謀劃,綜合發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爭主動權。切實把握這一“著眼點和著力點”,對于確保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 維護國家統一、加強西藏民族團結,必須牢牢堅持并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發展是解決西藏所有問題的基礎,必須毫不動搖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堅持依法開展反分裂斗爭,打擊各類分裂破壞活動,把反分裂斗爭作為西藏發展穩定的首要政治任務,將維護穩定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落小、落好。(光明日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