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2015年11月2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式下線,標志著我們的大飛機夢邁上了新的起點,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迎來新的突破。在這突破的背后,是百折不撓的砥礪前行,是腳踏實地的摸索奮斗,是“以我為主”的改革創新。
一、背景
大飛機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我國最早的大飛機項目運—10的研制始于1970年,1980年首飛,1985年項目終止。運—10下馬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中國無力承擔該項目的巨額開支。按照當年的財政情況,繼續運—10項目相當于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人交3600元首付訂購一塊43200元的手表,且必須15年后付清全款才能取貨。更重要的是,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技術水平不足,無法保障飛機性能。運—10的下馬成為一代航空人心中永遠的痛。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最大的民用飛機市場,預計到2020年將新增干線客機1600架左右,到2050年這一數字還將翻倍。目前,美國波音、歐洲空中客車和加拿大龐巴迪、巴西航空工業分別占據著全球干線、支線客機市場的優勢地位。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瞄準由美國波音、歐洲空中客車兩大巨頭壟斷的大飛機市場,開始研制C919。高端技術裝備的升級與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無法“拿來就用”。中國商飛在不斷探索與開拓的過程中,創造著大飛機研制與產業鏈構造的中國模式。
二、做法
1.以中國航空夢集聚天下英才
“你是骨灰級航空愛好者嗎?你想造自己的飛機嗎?快來加入我們吧!”
2013年初,在中國商飛北京研究中心團委支持下,一個年輕人在單位內網發出了“集賢令”。英雄帖一出,迅速得到各部門不同專業青年的響應,經過篩選,最終留下了7名核心成員。一個年輕的“80后”團隊“夢幻工作室”就此成立了。
召集人是畢業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和克萊菲爾德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的張馳,他曾在英國參與無人機的研發工作。“因為懷揣著中國大飛機的夢想,對航空有著無窮的熱愛和興趣,我們把所從事的工作看成是一份高于個人利益的事業和使命”。2011年回國后,他投身于中國商飛公司總體論證部、繼而參與中國商飛公司新一代支線客機和未來新型遠程客機的相關論證工作。
“‘夢幻工作室’團隊是一群很純粹、有夢想、像瘋子一樣去逐夢的青年人。我們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像波音的‘鬼怪工作室’和洛克西德·馬丁的‘臭鼬工廠’一樣,成為中國商飛的先進技術孵化器和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大飛機事業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大舞臺,想干事的給機會,能干事的給舞臺,干成事的給鼓勵,讓青年在創新創業中茁壯成長?!?/p>
自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飛成立以來,公司黨委始終按照擇優選調一批、大膽使用一批、重點培養一批、海外引進一批的思路,加大引才用才工作力度。堅持從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堅持從政府機關選調管理人才,堅持從航空航天系統、高校和科研院所選調技術骨干,匯聚起一大批懷揣航空報國夢想、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水平研發和管理人才。
目前,中國商飛的型號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主任設計師崗位大都由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擔任,一大批“80后”已成長為型號研制和課題研究骨干。在北京研究中心,35歲以下青年員工占職工總數的70%以上,碩士以上學歷的占青年員工的95%。他們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大飛機項目中。
2.堅持自主創新贏得技術優勢
上海浦東新區,改革開放的新地標。中國商飛選擇浦東,就是選擇了開放與創新。
它有著與生俱來的現代企業氣質——在中央企業中率先開了國家控股、地方參股、其他中央企業共同出資組建股權多元化有限責任公司的先河,形成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和主要由外部董事構成的董事會決策機制。
中國商飛公司始終把提高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扭轉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一方面,積極學習競爭對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如與波音公司共建航空節能減排技術中心,與空中客車公司開展技術與服務合作交流,與龐巴迪、??斯境闪⒑献鞔龠M委員會等。另一方面,擇優選擇CFM(由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合資的發動機研制企業)等16家跨國公司作為大型客機發動機和航電等機載系統供應商,促成國際供應商與中航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成立16家合資公司,既共享市場,又通過技術轉移、擴散、溢出等方式提升我國民機產業研發與制造的整體水平。
更重要的是,構建以中國商飛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民機技術研發體系。先后與科技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國家大型民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平臺;與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與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吸引和帶動國內36所高等院校參與大型客機技術攻關和科研課題研究。
大飛機的研發不僅加快了新材料、現代制造、先進動力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還推進了流體力學、固體力學、計算數學等諸多基礎學科的發展,其高技術擴散率高達60%。
目前的C919大型客機相比國外同類產品有五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新穎的氣動布局,新一代的操作面技術;二是采用低油耗、低噪聲、低排放的新一代發動機;三是采用先進的材料;四是采用先進的電傳操縱和主動控制技術;五是先進的綜合航電能力。
堅持自主創新,使得C919大型客機更安全、更經濟、更舒適、更環保,也為在世界民用航空市場上取得商業成功奠定了基礎。
3.推動建立我國民用飛機產業集群
“我們不僅要研發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還要建設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產業?!敝袊田w是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也是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發展、實現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的主要載體。
航空工業具有產業鏈長、輻射面寬、連帶效應強的特點。對于大飛機制造,目前國際通行的產業組織模式是以整機制造商為核心,主系統承包商、分系統承包商和部件供應商緊密聯系。
中國商飛結合我國民機工業邊建設、邊研制、邊發展的現狀,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主制造商—供應商”民機發展模式;確立了“自主創新、重點突破、支撐發展、帶動產業”的發展方針和“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發展原則。
中航工業所屬7家企業被確定為機體結構供應商,17家企業被選為材料供應商,22個省市的200多家企業、數十萬產業工人參與到大型客機研制中來。陜西、江蘇、湖南、江西等省建立了一批航空產業配套園區,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多家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服務與租賃等戰略合作……
“以中國商飛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民機設計集成、總裝制造、客戶服務、航空運營、金融租賃、維修改裝、轉包生產等較為完整、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
4.努力構建世界民機“ABC”格局
作為一款新研制的大型客機,C919已經站上了高起點,要想正式進入市場角逐,還需經過嚴格的審查。
現在世界上新研制的飛機,都要在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或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航空安全標準體系中證明自己的安全品質,才能獲得市場通行證,這就是適航取證。
國際標準是國產大飛機必須要過的一關。在C919之前,同為中國商飛公司研制的支線客機ARJ21已經率先通過了中國民航局的適航審查,并經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嚴格的“影子審查”,為C919適航取證提供了經驗。
“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并非制造幾架先進的飛機,而在于擁有一套國際公認的、高標準的民用航空標準體系。”中國民用航空局在上海設立了適航審定中心,填補我國沒有大型運輸類飛機適航審定專門機構的空白,為國產大飛機日后走向市場、與國際對手競爭訂單提供了條件。
對中國商飛來說,成功分三個階段:研制成功、市場成功、商業成功。C919下線只是研制成功的第一步,當達到穩定的量產,后續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市場覆蓋率、占有率不斷擴大,主制造商實現盈利,才是真正的成功。
到那時,中國商飛才能真正比肩空中客車(Airbus)、波音(Boeing),成就世界民機“ABC”格局,實現我們的大飛機夢。
三、啟示
大飛機夢,是我國幾代領導人和全國人民的美好夢想。中國商飛不負所望,正讓這個夢想一步步堅定地走向現實?;赝@一歷程,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其一,高端技術裝備是大國地位的重要標志之一,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大飛機研制的曲折歷程,反映了不同時期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發展狀況。今天,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政治和科技大國,發展大飛機等高端技術裝備勢所必然。關系國家競爭力和發展優勢的重大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越是高端越買不來。中國商飛的實踐表明,中國人完全有能力發展高端技術裝備,完全能夠在世界高科技制造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我們必須堅定中國自主創新的信心和勇氣。
其二,實現高端技術突破要抓好多學科多產業協作,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研發體系。中國商飛與多部門建立合作機制,吸引和帶動數十所高校參與技術攻關和課題研究,不僅加快了多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還推進了諸多基礎學科的發展,形成了支撐持續發展的學科體系、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為大飛機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學科基礎和技術基礎。
其三,實現高端技術的突破必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中國商飛積極學習競爭對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技術轉移、擴散、溢出等方式加快自己的發展,這為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如何與國際相關產業有效對接、如何最大限度地聚集和利用國內外資源,提供了有益參考。
點評
中國商飛在不到10年時間里,取得了自主研制大飛機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帶動重大科技專項跨越發展成大飛機產業,使我國高端制造業邁向更高水平的國際競爭舞臺。這說明,只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體制機制,為各類人才提供廣闊的創新創業平臺,就一定能取得更多的引領型發展,我們的各項事業就一定會取得讓世界矚目的突破性成就。
——張彥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選自《領航中國》一書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力量之源
已是最后一篇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