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闔家團圓"是4000多年最重要的情懷
新華社天津2月7日電(記者周潤?。﹪鴦赵簠⑹隆⒅袊耖g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闔家團圓是春節的第一主題,也是過年最重要的情懷。
馮驥才說,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一年四季,春耕秋收,循環往復,過年是新的一輪的開始,每逢此時總是對未來充滿憧憬,祈福和辟邪也就來得分外強烈。喜慶、吉祥、團圓、發財、興旺、進祿、長壽等年時吉語,便由此產生。在數千年的農耕時代里,經各族人民不斷的文化創造與代代相傳,春節已成為一年一度民間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它獨特而豐富的民俗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情感與文化身份;它歡樂、祥和、團聚的節日主題,蘊藏著強大的民族親和力與凝聚力,為四海華人所認同和共享。”馮驥才說。
“團圓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古老夢想,有了這樣的夢想,才有了獨特的‘春運現象’?!瘪T驥才感慨地說,臨近過年,中國所有的城市、鄉村,都變成了情感磁場,把出門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懊棵客藵M為患的機場、車站和排成長龍的購票隊伍,我都會為‘年文化’在中國人身上的這種刻骨銘心而感動。春運的人潮所洋溢的,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闔家團聚?!?/p>
馮驥才同時也表示,雖然團圓也是其他一些節日的主題,比如中秋和元宵。但與其它節日不同,春節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是中華文化形象最迷人的體現。春節中的團圓、祥和、富裕、康寧、平安等主題,全部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始終不渝的生活理想。因此,回家過年,親人相聚,脫舊穿新,祈安道?!汗澲械拿恳皇马棧瑹o不充溢著年的內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有些傳統的過年方式與形態已經發生改變,但不變的是植根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的‘春節情結’。”馮驥才說。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宋秀巖:深入開展家庭文明建設 大力宣傳反家庭暴力法
已是最后一篇
-
宋秀巖:深入開展家庭文明建設 大力宣傳反家庭暴力法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