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養老”時代“親情贍養”不可缺
發表時間:2011-07-12   來源:解放日報

  高溫天里,老人成為需要重點關心的群體之一。他們就醫、就餐、外出購物、領取養老金等多有不便,需要有人幫一把。最近,在一次市人大代表的座談會上,有代表談到社區助老的煩惱:很多子女因為“工作忙”,把老人的生活照料全推給社區,許多瑣事都讓居委會代辦,使得不少居委會助老服務超負荷。一些社區干部因不放心獨居老人,還特地打電話給老人的子女,“高溫天里,請每天打個電話問候老人,經常來看看老人”,這樣的“提醒”聽來不禁讓人有些心酸。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中提到,“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問候老人”。記得今年初,當“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條文這一消息傳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爭議。有觀點認為兒女看望父母是基本的社會倫理,入法著實有些多余,執行起來也困難。但是,筆者認為,基于現在“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而子女看望老人的頻次越來越少的現實,“常回家看看”入法還是有必要的。在外省市就發生過80多歲的老父老母狀告子女“常年不回家看我”的案例。“常回家看看”入法,將道義倫理問題提到了司法實踐的層面。

  不過,法律提供的是一種保障,體現的是一種強制性約束;而要讓親情真正回歸,還是需要道義倫理的構建和強化。時下,中青年人面臨工作、購房、子女教育、人際交往等多方面壓力,把許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且大部分與老人分開居住,所以對老人的關心和照料比較少,有的獨居老人甚至處于 “被遺忘的角落”。縱然子女們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和苦衷,可捫心自問,在考慮自己和孝順父母的天平上,后者的 “砝碼”是否太輕了呢?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是否只考慮物質贍養,而忽視老人的精神需求了呢?與老人同住一個城市,難道隔三差五打打電話、兩三周探望一次,真的有那么難嗎?從社會學角度來講,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包括三個方面,即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親情的需求。而老人的精神需求往往被人們忽視。缺少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有些老年人在孤獨、寂寞中憂郁成疾。所以,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來講,讓每一位老人安度晚年是社會的責任,更是每個家庭的責任。我們需要讓“親情贍養”清晰起來,成為社會共識,成為道德標準。

  今年7月1日起,我國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點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并計劃到2012年底實現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專業人士指出,屆時擁有幾千年“養兒防老”傳統的中國將進入全民“制度養老”時代。但即便如此,“親情贍養”仍是幸福養老的重要一環。否則,將有悖于政府和社會推動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的初衷,也有悖孝道。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優良傳統,不僅限于道德呼喚和司法實踐層面,還可以通過制度建設來弘揚。以新加坡為例,為了防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政府制定了政策,即年輕人如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或與父母親居住較近的,在購房時可享受一定優惠。因為,家庭是老人終身的依靠和歸宿,政府鼓勵居家養老,鼓勵年輕人在“一碗熱湯”的距離內就近照顧父母。(徐敏)

責任編輯:李向帥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3259&encoding=UTF-8&data=AAO2OwAAAAcAAADsAAAAAQAz4oCc5Yi25bqm5YW76ICB4oCd5pe25Luj4oCc5Lqy5oOF6LWh5YW74oCd5LiN5Y-v57y6AAAAAAAAAAAAAAAuMCwCFBAfxrGFuPH5tSCG1fTpncTrCzxaAhRukSFztywwNOt6VP4N6gAg4w--B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43259&encoding=UTF-8&data=AAO2OwAAAAcAAADsAAAAAQAz4oCc5Yi25bqm5YW76ICB4oCd5pe25Luj4oCc5Lqy5oOF6LWh5YW74oCd5LiN5Y-v57y6AAAAAAAAAAAAAAAuMCwCFDbh9tpiM2w9CN2TnWLoAzovRw_6AhRcwtxn7-UTDmSYRo9dK6KTJcWfbQ..&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在人线动图 | 亚洲无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亞洲中文字幕第一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V欧美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