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不再那么馬兒戀棧,不再迷戀“零風險”,敢于去更廣闊的舞臺上追逐夢想、釋放生命力、展露創造力時,人生價值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整個社會也將活力四射 一個月前,阿里巴巴公司上市,讓萬余名員工身價百萬,這樣的造富奇跡迅速在年輕人朋友圈中引發了一連串羨慕與感慨:有人說,“在互聯網風口,豬也能飛起來!”有人發出“那一年,我去了清華園,你去了阿里巴巴”的感嘆,而我的一位朋友則抱怨,“沒趕上互聯網好時代,如果早生10年,或許也成為百萬富翁了。” 經過一番“事后諸葛亮”,不少年輕人反思起當初的職業選擇,為自己沒抓住機會而惋惜、懊惱。不過,假如時光倒流到十幾年前,他們是否有勇氣加入那些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公司:騰訊、百度、新東方…… 人的選擇都是受理性驅使,在風險與穩定之間權衡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誠然,在穩定、有編制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秀成績,一樣能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但設若這些選擇僅僅是為了所謂的“體面”“安逸”而做出的、背離自己夢想的惰性選擇,那么,做出這種“零風險”選擇的人最終難免后悔。 如今,當四名西安交大IT專業畢業生,改行在北京五道口賣肉夾饃日進萬元;當兩名80后傳統媒體人轉戰自媒體獲得千萬風投時……這些當初不循規蹈矩、敢于堅持夢想的人已越來越受到關注,贏得社會越來越多的喝彩。 進入新一輪改革以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在為年輕人追逐創業夢想打造更良好的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全社會都要重視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廣大青年在創新創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青春光彩。” 目前,從政府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600余項審批,到工商登記注冊制改革降低準入門檻;從“營改增”的逐步推廣,到負面清單、權力清單的自我約束……接連出臺的利好政策,為年輕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托底”保障;加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創業成本大大降低,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更應該具備追逐夢想、挑戰風險的自信和魄力。 當年輕人不再那么馬兒戀棧,不再迷戀“零風險”,敢于去更廣闊的舞臺上盡情追逐自己的夢想、釋放自己的生命力、展露自己的創造力時,人生價值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整個社會也將活力四射。(朱家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從嚴治黨 首在落實責任
已是最后一篇
-
從嚴治黨 首在落實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