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大力倡導擔當精神,強調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這對于領導干部改進作風、做好工作,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擔當的主要含義,是接受并負起責任。敢于擔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鮮明體現。回想93年前我們黨剛成立的時候,勢單力薄,少有人知。但黨自覺把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扛在肩上,勇敢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正是憑借這種大無畏的擔當精神,我們黨才逐漸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最終成為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反觀那些被人民推翻的政府和執政黨,缺乏擔當精神是其共同特點。新形勢下,我們黨要長期執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決不能丟掉敢于擔當的政治本色。 擔當精神體現于社會實踐之中。一個政黨、一個政府、一個干部有無擔當精神,不在于怎么說,而在于怎么做。中國人民正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感受到了黨的擔當精神。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動、國內社會深刻變革、社會思想深刻變化,我們不熟悉、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難以預見的風險考驗很多。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敢于跳進矛盾漩渦中去解決問題,積極尋找克服困難的對策;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關鍵時刻能夠豁得出去、頂得上去,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積極主動地改正錯誤,決不能有了成績都歸自己、出了問題就推給他人;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對庸懶散現象嚴厲整治,對紀律觀念淡薄、作風松懈渙散現象出重拳,對生活糜爛、驕奢淫逸現象零容忍,對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不留情面、堅決打擊。 大力倡導擔當精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現實生活中,確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擔當、不敢擔當、不能擔當的問題。有的在其位不謀其政,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有的怕得罪人,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有的水平低、能力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擔當卻無力擔當。應該看到,擔當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是能力。各級黨組織應通過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監督,加強教育引導,使廣大黨員干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有了理論上的清醒,才有政治定力,才有敢于擔當的政治勇氣。有效擔當責任和使命,不僅要有敢于擔當的自覺,更要有善于擔當的本領。道義靠鐵肩擔起,擔當靠能力支撐。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下大氣力苦練內功,提升履職盡責的能力,如形勢判斷能力、科學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等。藝高人膽大。能力強了,本領大了,必然會增加擔當勇氣、增強擔當效果,使我們黨的擔當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 (邵景均)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國之殤 國之祭
已是最后一篇
-
國之殤 國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