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關于“美麗鄉村”的問題引起了許多代表委員的關注。今年年初,關于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這是黨中央對中國鄉村發展所做的美麗描述,其中所飽含的濃郁人文情懷,對新農村新農民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在許多人的腦海里,美麗鄉村是一個充滿溫情、寧靜平和、宗親溯源、親近自然的農耕文化世界。然而,對更廣大的農村居民而言,鄉村美不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它還包括宜居的環境建筑、潔凈的村容村貌、舒適安全的人居條件、陽光溫暖的社會風氣、人性化的科學管理、持續的現代綠色農業、層出不窮的少年才俊、名播千里的鄉賢等等。總之,它是看得見、說得出、摸得著。 美麗鄉村的實現不能單靠抒情般的懷想,而是要靠實實在在的行動——富有地域文化視角又有世界眼光的行動。因此,世界視野之下的華夏美學標準應該成為美麗鄉村的評價指標,助力鄉村美與中國美的整體實現。而這一切,都需要借助創新的思維來實現。 鄉村美包括傳統的人文情懷、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的創新與現代化、大眾化的創新思想等等。多元一體的立意需要超越地理、民族、經濟、時空的限制,這已成為社會的共識。目前,中國鄉村諸多文化元素都還未能實現國際表達,道法自然的根基,深植在鄉村的傳統建筑、服裝、食品、戲劇等等之中,需要對鄉村文化產品做二次設計或迭代設計、用戶體驗設計。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鄉村文化千差萬別,能創新設計出多少新的鄉村文化產品?歐洲一些鄉村小鎮環境優雅,仿佛世外桃源,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們的用戶體驗設計,這種美是從外到內的全面舒適,讓人心生羨慕。為了讓我們的鄉村也能這樣美,還需要更多人付出努力。 鄉村居民是鄉村重建的主體,也必須成為創新設計的主體。世界需要能發現美的眼睛,更需要能夠保護和塑造美的雙手。鄉村美,必須讓鄉村居民成為美的發現者和創造者,這是創新設計的前途和未來,也是鄉村美的未來。(張琦)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節儉養德 倡儉戒奢
已是最后一篇
-
節儉養德 倡儉戒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