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好扶貧這道題
精準扶貧的成功與否,關鍵點是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其實,精準扶貧就像是一道算術題,干部們怎樣通過努力達到“對象識別+貧困勞動力完全創業和就業+年均收入3萬元”這一目標?這樣一道貧困難題如何破解?
采訪中,記者在商洛市丹鳳縣了解到這樣一套解題思路: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外出務工+園區就業+城鎮就業+市場創業+移民搬遷。商洛市扶貧開發局局長李久敏說,具體的途徑,就是做好“加法”,利用農產品、惠農補貼、勞務等多種渠道增加收入;做好“減法”,加強打工維權,千方百計減少損失;做好“乘法”,重點支持能人創業,發揮市民化產生的倍數效應和帶動作用;做好“除法”,突出重點人群,實打實計算每一戶的收入,不簡單以“人均收入”來衡量扶貧效益。
千百年來,貧窮像一盤深扎進農村土壤的老樹根,僅靠農民自身的努力難以挖凈。如今在市縣各部門和包扶干部的幫助下,情況正在逐步改變。干部和群眾一起想辦法、出氣力,這樣的同心協力,窮根再深也挖得凈。(兆樂)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給孩子更多快樂“養分”
已是最后一篇
-
給孩子更多快樂“養分”
責任編輯:王文宇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