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群”了嗎?
發表時間:2015-12-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今,以微信群為代表的網絡群體生活正逐漸成為社會生活的新形態、新文化,人們能更便捷地廣交朋友、獲取新知;同時,微信群所引發的過度沉溺、信息泛濫、思考和感受淺層化等社會問題也開始顯現——

  每天睡覺前,今年27歲、在廣州某國企做秘書工作的王風(化名)總是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點開微信群瀏覽一番。看到接連蹦出幾十條未讀消息,王風說:“一定又被拉進了什么群。”果然,當他拿起手機,發現自己被同學拉入了一個大學交流群。

  你加入或被拉進了多少微信群?本報記者近日向周圍朋友、同事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數量10-15個的占60%, 10個以下的占30%,15個以上的占10%。最夸張的是一個加拿大多倫多的華僑朋友,竟加了118個群。

  該不該加入微信群?如何用好微信群?怎樣處理好網絡空間和現實生活的關系?為此,本報記者近日采訪了部分微信用戶和專家學者。

   網絡互動交流成常態

  “我剛工作的時候,大家見面認識都先遞名片,現在又加了一道程序——互相加微信。工作兩年來,我被拉進了五花八門的微信群,現在算下來有50多個。”王風說,利用微信群,他和不熟悉的陌生人也能聊得火熱,這讓他的交際圈越來越廣。

  如今身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多倫多華僑托米,在當地一家名叫“魅力中國”中文電視的公司工作,對微信群更是樂此不疲。

  “我對微信群的熱愛源于我建立第一個群后獲得的感動。”托米說,來到多倫多后,初來乍到的他把認識的華僑華人朋友和在內地朋友拉進了群。“大家的鼓勵和無私地傳授經驗幫我度過了移民初期的苦悶。”托米說,后來,越來越多想移民的朋友請求入群,他還把美國、加拿大的同學也拉了進來,大家聊得多了,感情更近了。“有時候聚會,整個加拿大認識的朋友都會來,很多人還是開了幾個小時的車過來的。”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留學生馬同學的手機微信里加了10個微信群。“基本都是同學群,沒有自己建的,都是被拉進去的,”她對本報記者說,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都喜歡用微信群,除了能突破住地和學科的限制,還可以減省一些聯系費用,丟了聯系方式的同學也可在群里輕松找到,比較方便;此外,微信界面也比國外類似的社交平臺做得好,用起來更加順手。

  “現在很多外國學生也用微信群跟我聯系。”馬同學說,這種情況在外國同學中比較普遍。她認為,相比電話、郵件、短信等,微信群顯得不那么正式,彌補了交際鏈中的一個方面。“對很多不太熟悉的外國同學,我都只留微信。”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陸益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微信群突破了時空距離,而且群圈交叉又帶來了人們交往的新的可能性,這是網絡空間基于“熟人社會”建立的一種互動交流的新形態。

  交往增多讓心更遠了?

  加入或是被拉人的群越來越多,很多苦惱也隨之產生。

  王風有這種體會,“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拿起手機看看,生怕錯過了群里的消息。但仔細想想,其實沒刷到太多有用的信息,而且能聊得深的朋友反而少了。”

  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羅家德看來,人們的社交圈由強關系的內核圈和弱關系的外層圈構成。微信群的功能之一是不見面、不認識的人也能形成社群,這就可能使外層圈的交流沖淡了內核圈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看似多了,關系卻變淡了。”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院長、教授曾祥敏從信息傳播角度向本報記者分析了這種基于內核圈的“強關系”。在他看來,微信不以速度而以便捷見長,是一種數字化人與人之間的強關系的關系型媒介。“便捷性加速了附帶人際關系的信息在同事、朋友等利益共同體之間的傳遞。然而,因為信息控制的方式改變了,把關人的權力轉移了,個人傳播成為可能之后,問題往往也可能隨之出現。”

  時間被擠占、個人信息被公開是馬同學總結的兩大問題。由于學業繁重,她每天刷微信的時間有限。“有的人話太多,而且總聊些與他人無關的事情。”她說,另外,因為個人信息在群里被透露,在有些不想被找到的情況下,還是會被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拉入群或加為好友,但“很多‘朋友的朋友’我并不想結識。”

  “在微信群里,有些人活躍過頭了。”王風說,比如他所在的部門群,一些人喜歡下班時間仍在群里談論工作情況甚至分派任務,這讓他有時候晚上也不敢關機,“不看吧,怕錯過什么工作,看吧,又沒那么多時間。”還有一些“群友”,喜歡在群里撩撥一些不相干的話題,談私事、曬私照,“大家上班在一起,下班回到群里,還是在一起,這其實是混淆了工作群和朋友群、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大家不孤獨,但可能孤僻。”在陸益龍看來,微信群的互動交流與現代社會的浮躁相關,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社會學把這種交往叫做“不在場交往”,它使人們交往的頻率增多,但也可能讓傳統的面對面的“在場交往”逐漸減少。

  “最讓人擔心的是個人獨立空間因此受到擠壓,理性思考的時間變少了。”陸益龍認為,長期來看,碎片化的社會交往可能會讓人們的思維、審美發生變化,這也是一些商業詐騙、影響公共秩序的群體性事件得以在微信群滋生的原因之一。

  多數人無法離開微信群

  問及是否會徹底離開微信群,記者采訪到的大多數用戶坦言還下不了決心。

  對于目前的微信群,很多人采取的方式是關注重點群。“我只關注興趣相近、志同道合的朋友群和同學群,其它群一律設成‘群消息屏蔽’(微信群一個功能)。”馬同學說。

  王風則把群分成了工作群、朋友群、其它信息群3類。“前一類我只要有空都會看看聊天記錄,后兩類我只是偶爾翻一翻,對不感興趣的話題一律不‘深聊’。像一些臨時性的會議群、出差群,一旦結束就順手退出。”

  陸益龍強調,作為獨立的人,應該培養注意力和理性態度,要有經過獨立思考后的選擇,懂得適時“退出”,而不是疲于“刷”各種群信息,“看熱鬧”。對于整個社會來說,營造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社會心態同樣十分重要。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很多人來不及反思。但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往往需要我們反思其帶來的對社會、文化、倫理等的負面影響。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人們媒介素養的培養,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曾祥敏說。(記者 彭訓文)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李 璐桐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045330&encoding=UTF-8&data=AC530gAAAAcAAE5cAAAAAQAh5LuK5aSp77yM5L2g6KKr4oCc576k4oCd5LqG5ZCX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ELyo9qg2kg2tFzRUhhZU1oUuVHjAhQd3zxapaHCcikGMFPpqVPHglkAF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045330&encoding=UTF-8&data=AC530gAAAAcAAE5cAAAAAQAh5LuK5aSp77yM5L2g6KKr4oCc576k4oCd5LqG5ZCX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CzBKlcD884mMA4fT4i7EFkay-r7AhRTS1GeFoZTcNzpguH7s4auQs1PMw..&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 在线天天看片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 日韩精品福利性爱 | 亚洲性色AV乱码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