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提高大學生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創新素質的核心是理性批判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正是批判性思維的靈魂與本質。注重批判性思維養成可以有效涵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氣質,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有規則的判斷過程,是為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品格和技能兩個方面。創新始于問題,創新是自主思考與邏輯論證相結合的過程,在創新的各個階段批判性思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問題的提出,到結合相關信息認識問題的本質,以及對問題展開深入的分析,再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推導出合理的結論,直至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評估、驗證、選擇與修正。這些恰恰是運用批判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步驟。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創新的潛能,高校創新素質培養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一方面要培養大學生大膽質疑、小心求證、思想開放、公正理性、審慎反思的創新精神,也就是理性批判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培養大學生在創新過程中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發現新問題、分析新問題、提出新方案的創新能力。
正如美國著名的批判性思維領導者理查德·保羅所言:“我們面臨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大腦掌控自己并經常進行自我分析的能力將日益決定我們工作的質量、生活的質量乃至我們的生存本身?!?/p>
批判性思維技能包括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及自我調控六種能力,這些能力常常綜合運用于證據、概念、方法、標準和語境的解釋。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演進的過程,必須按照批判性思維的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度、廣度、邏輯性、重要性和公正性標準進行訓練。
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迫切需要從意識、品格和技能三個方面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是探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解放教育的力量。為了提升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管理者和決策者要充分認識批判性思維對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把批判性思維列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提高批判性思維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批判性思維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體系。
高校應通過批判性思維教育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樹立批判性思維觀念,在批判性思維品格養成過程中,培養大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能夠發現新問題,勇于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樂于審慎獨立的思考,并擁有理性批判的精神。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科學研究,大學生都要始終堅持運用批判性思維考慮實際問題和做出最佳決定,把批判性思維品格內化為批判性思維習慣,涵養自身的創新精神氣質。(張萍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挑戰電影技術 更要講好故事
已是最后一篇
-
挑戰電影技術 更要講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