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周勉)紀檢監察隊伍承擔著黨內監督的重要職責,如何成為其中合格的一員,答案就是忠誠、干凈、擔當。5日播出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通過大量人物案例再次強調: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需要一支可靠的隊伍,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廉潔自律和勇于擔當。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待。
忠誠是黨對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品質的第一要求,必須要對監督執紀這一事業高度認同和熱愛;干凈是底線,監督別人的人首先要監管好自己,以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紀律要求自己;擔當則是忠誠最本質的體現,與腐敗分子作斗爭,必須有所作為,敢于亮劍。這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忽視任何一項,都有可能被歪風邪氣逐漸腐蝕,直至全面失守。
專題片中,原本立下規矩不收人錢物的金道銘最終卻收受他人財物高達1.23億元,這是他背叛理想信念,轉而“忠誠”于所謂“不得罪人”的潛規則和自己的私利貪念所致。遼寧賄選案中,時任省紀委書記王俊蓮雖然自己干凈,卻缺乏擔當,不僅未能及時察覺賄選事件,最終導致局面不可挽回。而陳麗華、李泉新等不怕“為官傷親”、不怕得罪人的紀檢干部,之所以深受群眾愛戴,就是因為他們在與貪污腐敗和歪風邪氣作斗爭的過程中,不僅始終廉潔自律,更大膽作為,勇于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的制度建設日臻完善。制度能夠充分發揮約束和激勵作用,但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執行。如果沒有擔當,規矩紀律就成了被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監督執紀就容易走了過場,最終將導致全面從嚴治黨淪為空洞的政治口號。
黨中央三令五申,全黨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嚴字當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把嚴的要求貫徹到管黨治黨全過程、落實到黨的建設各方面。深入推進反腐斗爭,必須敢于亮劍。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唯有敢于擔當才能完成這一艱巨任務,才能以此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拒絕燈下黑,確保自身硬
已是最后一篇
-
拒絕燈下黑,確保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