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央視網
|
圖為肖文智(右)在小區工作。王永勝攝 |
用著180元的手機,穿著十幾年前的舊衣服,走在路上被認為是擦皮鞋的……今年已經79歲的肖文智,是武漢鐵路局一名退休職工。肖文智平時過日子能省就省、非常節儉,而對困難職工和小區公益事業,卻“大手大腳”。30多年來,已經累計捐款60多萬元。
“錢放在存折上只是數字,但用在需要的地方就是片片溫情。”肖文智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要學雷鋒,一輩子做好事!”
1937年,肖文智出生于湖北省天門市。父親肖斯俊1936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共湖北天門地下黨特支書記,后由于叛徒出賣被秘密殺害,母親因此精神失常。9歲起,肖文智便挑起了養家重擔。
歷經艱苦歲月的磨礪,她深深懂得了父親犧牲的神圣和光榮,也銘記了鄉鄰溫暖寶貴的接濟。她積極學文化、鉆業務、練技術,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1955年,年僅18歲的肖文智鄭重地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但由于種種原因,肖文智父親的身份一直沒有明確,她的入黨因此被擱置。不過此后,她幾乎每個月都給組織寫思想匯報和入黨申請書。
1980年,黨組織經過調查后為肖斯俊平反。在《因戰因公犧牲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前,肖文智情難自抑:“是黨給了我父親‘第二次生命’,也多虧了黨,我們一家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由于工作、人事調整等原因,肖文智的“入黨夢”卻仍未能實現,但她一直不懈追求。襄陽機務段黨委副書記陳剛說,肖文智寫的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摞起來得有一米多高”。2008年5月,已經退休了10多年、71歲的她終于被組織吸收入黨。得知自己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肖文智熱淚盈眶:“我是烈士后代,一定永遠跟黨走。”
走進肖文智居住的蓮溪寺南村鐵路小區,一條鮮艷的“熱烈慶祝小區安全7周年”橫幅格外顯眼。“7年了,我們小區沒有發生一起盜竊等治安案件。”肖文智說。而在2004年肖文智剛搬來時,小區卻是另外一番模樣:遍地污水橫流,業主長期拖欠物業費,隔三差五丟自行車、電動車……
“那時院子里連路燈都沒有,晚上一片漆黑,為小偷翻墻提供了可乘之機。”肖文智說。為此,她自掏腰包,拿出3000多元,聘請工人沿小區圍墻加裝了11盞路燈。晚上,小區的安全系數提高了,居民的心也敞亮了。
熱衷“管閑事”的肖文智,很快被居民推選為業主委員會主任。
上任后,肖文智積極組織開展小區安全年創建活動,協助小區物業制定了20多項安全管理措施,并主動參與小區內巡邏、查崗。從2010年開始,為激發小區保安的工作熱情,她自己出錢專門為保安設立了“金星獎”。
“她這個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精細。”居民段女士告訴記者,小區旁以前有一條土路,晴天飛灰雨天濺泥。“她出錢修路不說,到了晚上,為了保護剛抹好的水泥,她搖著一把破蒲扇熬夜看守。”
“有人說我是個‘老苕’,‘苕’就是傻子的意思嘛,可為了鄰里住得安全,我愿意當這個傻子。”肖文智說。她無私的付出,換來了小區的安寧。7年來,南村鐵路小區沒發生過一起入室盜竊和摩托車、自行車丟失案件,成為武漢鐵路局名副其實的“鐵路安全小區”,并被當地政府評為“文明模范小區”。
今年6月23日,在老伴病重住院治療的情況下,肖文智仍托人到武漢鐵路局離退休處送去了3000元愛心捐款。這已經是她連續第三年、第六次向3位困難老職工進行資助了。
“幫助了別人,我心情舒暢。”肖文智說,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加上烈士家庭撫恤金,每月共有8000多元。“我看病有醫保,退休了有養老金。如果沒有黨的恩情,我現在什么也沒有。”
每年回鄉探親,肖文智都會給老家村里的困難戶送上二三百元錢;每逢端午節、中秋節,她總要給小區和老家的孤寡老人送(寄)粽子、月餅。經辦肖文智善款的工作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她那顆赤誠的愛心卻始終未變。
采訪的最后,肖文智告訴記者,她有個心愿——“我希望多活幾年,能夠捐到100萬元”。(記者 付文)
- 上一篇:
-
小區居民心中的“雷鋒奶奶”
已是第一篇
-
小區居民心中的“雷鋒奶奶”
- 下一篇:
-
我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當志愿服務老師
已是最后一篇
-
我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當志愿服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