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居民心中的“雷鋒奶奶”
——武漢鐵路局退休黨員肖文智的故事
“我做的都是責無旁貸的事情!”爽朗的笑聲,干練的短發(fā),年近耄耋的她神采奕奕,“我今年79歲,是準‘80后’,還能繼續(xù)發(fā)揮黨員的光和熱。”
她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武漢鐵路局退休職工肖文智。她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用善行溫暖身邊人,是鐵路小區(qū)居民心目中的“知心大媽”,社會公認的“雷鋒奶奶”。
“永遠做黨的人”
1937年,肖文智出生于湖北天門的一個革命家庭,父親肖斯俊曾任中共天門地下黨特支書記,后由于叛徒出賣被秘密殺害。9歲起,肖文智便挑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最困難的時候,她帶著3個弟弟沿街乞討。在鄰里鄉(xiāng)親的幫助下,肖文智才勉強將弟弟們拉扯大……歷經歲月磨礪,她越發(fā)理解父親為勞苦大眾翻身解放而不惜犧牲的革命精神。她抱著“因戰(zhàn)因公犧牲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告訴記者:“作為烈士的女兒,我必須繼承父親遺志,永遠做黨的人!”
1955年,18歲的肖文智第一次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由于父親特殊的歷史身份,直到2008年,70歲的她終于圓了“入黨夢”。襄陽機務段黨委副書記張世峰說:“數十年來,肖文智給組織寫的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摞起來有一米多高。”
53年入黨路走得艱辛,卻凝聚了她對黨真誠的愛。“屬于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爭分奪秒地回報黨,時刻準備著為黨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肖文智說,要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幫貧濟困、回報社會,完成一個退休“新黨員”的愿望。
“找我,就一定能解決問題”
肖文智常說:“人生來是為了奉獻,而不是為了享受。奉獻讓我更快樂。”
2004年,肖文智隨子女搬到武漢市蓮溪寺南村鐵路小區(qū),2008年擔起了業(yè)主委員會主任這份“不拿錢的工作”。談到肖文智解決的難題,鐵路小區(qū)的居民誰都樂意說上一段。
“從前小區(qū)邊有條泥巴路,晴天磕磕絆絆,雨天泥濘不堪。肖婆婆拿出1萬元修路。”鄰居段麗妹說,“為了保護剛修好的路面,她在小區(qū)門外整整守了兩個晝夜。”
保安陳潤志回憶,從前小區(qū)里的治安狀況很差,有時一個晚上3家被偷盜。肖文智親自巡邏、查崗,專門為保安設立“金星獎”,每年自掏腰包數萬元作為獎勵基金,還協(xié)助物業(yè)制定了20多項安全管理措施……
從家長里短到社區(qū)安全,肖文智一心撲在小區(qū)各種繁雜的事務上近10年,自掏腰包裝過路燈、修過小路、買過空調、發(fā)過獎金、資助過寒門學子……她常常毫不猶豫地給小區(qū)辦事,對自己卻十分摳門兒,至今還用著180元的手機,穿著20多年前的衣服。業(yè)主沈月桂說:“她做的好事太多了,說都說不完。”
在肖文智的精心“打理”下,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qū)多年未發(fā)生過一起盜竊案件,成為“鐵路安全小區(qū)”“文明模范小區(qū)”。她自豪地說:“現(xiàn)在,小區(qū)居民有困難都喜歡找我。因為他們知道,找我,就一定能解決問題!”
“學雷鋒,做一輩子好事”
武漢鐵路局黨委組織部部長王國林告訴記者,肖文智這些年向社會捐款已有60多萬元。老人卻笑著說起她特殊的“百萬夢”:“我要多活幾年,捐夠100萬元再走。學習雷鋒,做一輩子好事。”
在肖文智看來,錢放在存折上只是數字,用在需要的地方便有了溫度,充滿溫情。2005年至今,肖文智每年春節(jié)都會拿出四五千元寄到原單位離退休辦,委托組織慰問離退休職工遺屬;每年回鄉(xiāng)探親,她都會給老家村里的困難戶送上二三百元錢;清明回鄉(xiāng)掃墓時,肖文智發(fā)現(xiàn)村里的路泥濘難行,她隨即把存折上僅有的3萬元捐給村里修路;肖文智原來的鄰居楊嫂以撿廢品為生,從不舍得吃早餐,1996年起,她每月給楊嫂20元錢吃早飯,后來又增加到30元,一直堅持到2014年楊嫂去世……
“肖文智的黨齡雖不足10年,卻做了幾十年好事。”襄陽機務段原黨支部書記王春民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動著,“退休這么多年,又這么大年紀,還能堅持做好事,她就是我們身邊的好榜樣。”(記者 夏靜 通訊員 李歡 陳智)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