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10日電(記者郭雅茹)在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漿水鎮前南峪村,有一個17口之家,以父母慈善、子孫孝順、兄妹情濃、妯娌和睦而遠近聞名。“孝為先”“和為貴”“學為高”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風家訓,刻在幾代人的心上,表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這戶人家姓郭,主人叫郭迎春。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何為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對于郭迎春一家來說,孝就是讓父母高興。
郭迎春有3個弟弟、1個妹妹,父母現均已85歲。每逢節假日,在外地的家人不管多遠,都要回家看望老人。回家后給父親理發,給母親洗頭、洗澡、剪指甲,陪父母出去走走看看。
2004年,郭迎春的母親患腦血栓癱瘓在床,全家人爭相照顧,這個給母親捏腳,那個給母親洗臉,為了讓她盡快康復,子女們輪流給母親按摩,盡心盡力。10多年來,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保持穩定并趨于好轉。
“父母健康是兒女的福分!”郭迎春說,“‘在家孝父母,何必遠燒香’。我的理解,孝是一切的根基。正因為孝順,父母才能身體健康,我們才能安心工作,家庭才能和美,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專注學業并保持身心健康。”
婆媳矛盾、姑嫂矛盾和妯娌矛盾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三大矛盾,郭迎春自豪地對記者說,這三大矛盾在他們家都沒有。幾十年來,郭迎春家兄弟姐妹互助,婆媳妯娌和睦,翁婿親如父子。誰有困難,大家都一齊幫助,家人之間從來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究其原因,在于相互間的理解和退讓。
逢年過節,家里人團聚,是這個大家人頭最齊、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最忙碌的時候。多年來,總是郭迎春的妻子林艷和三弟妹擔當大廚。等她倆吃飯的時候,都是剩菜冷飯了,但看大家吃得香甜,她們兩個人非但不惱,反而十分高興。
“學為高”,是郭家人嚴格遵循的家訓,全家始終保持好學向上的氛圍。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郭迎春就考入南京氣象學院,后面的3個弟弟1個妹妹也先后考入大中專院校。延續到下一代,他們的5個孩子中已有4個考入本科院校,其中2個考入北京大學;現有博士生1人、碩士生3人。
郭家人用行動踐行家風和家訓。“家和萬事興”在這個普通家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 上一篇:
-
猴年新春:他們在湘西深山中堅守
已是第一篇
-
猴年新春:他們在湘西深山中堅守
- 下一篇:
-
從大碗喝酒到小碗飲茶——東北茶館見聞
已是最后一篇
-
從大碗喝酒到小碗飲茶——東北茶館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