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四談》是群眾路線教育的生動教材
發表時間:2013-08-06   來源:黑龍江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訂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在全黨深入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要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切實解決在有的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一些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著名散文家、政論家和新聞理論家梁衡同志出版了新著《文風四談》,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方面匡正時弊,笑談真理,細細讀之,甚感這是一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教材。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見不得你吃苦容不下你憂愁,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要掛心頭。”這是一首題為《天下百姓》的歌詞,它寫出了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深厚的民生情懷。然而,當下個別黨員干部當官做老爺思想嚴重,崇尚享樂、奢靡。作者在《居官無官官之事》文中,尖銳揭示了脫離群眾的種種表現“求政績,大搞短期行為;多應酬,巧于上下打點;泡會議,鏡頭來,版面去;造假勢,匯報預演;講排場,警車開道,前呼后擁等等”,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在《關于改進兩會會風的兩點建議》中,從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充分體現群眾路線的高度,建言在全國每年一次的人大和政協會議上不要下級表揚上級、地方表揚中央。“在這個場合借機表揚上級,極不嚴肅,是一種不良會風。對下級來說是阿諛、討好,另有所求;對上級來說是甘受恭維,是一種精神受賄”;中央領導到各代表團參加討論,不要“領導一人一車去‘下團’,變成全團興師動眾去‘上團’——上大會堂去‘被下團’。”作者強調“作風問題本來就是細節問題,要從小處著手。所謂耳濡目染、防微杜漸、謹小慎微都是指的從小事抓起。”作者在引證從古至今偉大人物親近人民的例子后,慷慨宏議“天下者人心,人心者現于言表,見于行動,處處留痕,得人心者得天下。”

  文風與世風息息相關。文風能反映出時代的變革、黨的主張、人民的心聲;反之,也可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總體表現的溫度計和風向標。作者在開篇的《說文風》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文風“它的背后是黨風、政風、官風、民風、商風及社會和時代之風。”

  在《開會與講話》一文中,作者強調“重新審視一下我們平時開會與講話的質量”,因為“會議是釀造新思想的”“一個好的報告會,報告人要牽著人思維走”“使每個與會者都感到一種共鳴的力量,整個會場有一種共振的效果。”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講話和會議卻不是這樣的。會議安排的奢華,講話空洞。領導在臺上口若懸河,群眾在臺下卻昏昏欲睡。或是成為一架復印機,照本宣科地傳達上級的文件,一點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都沒有,說的是空話、套話、舊話,甚至可以把甲地領導的講話換個地名,拿到乙地來講,等等。其根本問題是領導者官僚主義作風嚴重,不愿意思想、不深入基層、不深入實際、不深入群眾,于是會議就是空談,就是吃喝,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在文中提出“關鍵要有責任心和創造心”,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帶著問題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不走過場,不走形式,調查研究尋解決經濟發展之策、找改變落后面貌之路,集中起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積極性、創造性。這樣領導在臺上的講話才能 “給人新信息、新知識、新思想”,“好讓人家舉一反三,去想去做”,“去創造新的工作”。

  在《你有什么資格向全國人民說“不”》,對霸道的文風提出了嚴肅的批評。在那位官員一篇題為《認真探索憑實績用干部的正確途徑》的文章里,指手畫腳連說了13個“要”,是一篇典型的官樣文章。梁衡同志說:“不知什么時候,我們的干部只會利用職位、權力說話,而再不會用思想說話、用心說話。”如果這種文風蔓延下去,將造成干部脫離群眾,媒體脫離群眾。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黨員、干部敢于堅持原則,堅持真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這是人民群眾盼望已久的,但在實際工作上一些干部把心思功夫用在一些應酬和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上;或為了個人利益找門子套關系,跑官要官;或無實事求是之心,只有嘩眾取寵之意,貽誤事業的發展,損害群眾的利益。

  作者在《工作不要掛在空擋上》這篇369字的精短之文中,以在采訪中聽到群眾的這句“工作不要掛在空擋上”的話兒為由頭,批評一些干部作風飄浮的問題。“現實中這類問題可謂不少。比如會議多,干實事少;會上的空話多,聽著如風過耳;文章越寫越長,讀者不能卒讀;文件簡報多得看不過來,檢查評比一撥又一撥,等等。”“好像只要走走這些程序就算工作。”作者一再強調各級干部“聚在一起開會,是為了碰撞產生新思想;講話、寫文章,是為了啟示新思路,給人新目標、新方法;檢查評比,是為了揭示新矛盾,解決新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內容,就是在掛空擋。”

  在《鄧小平的堅持》一文中,強調黨員、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擔當、敢于堅持原則。在現實工作中一些上級領導對實際情況缺乏了解,而作為下級的本應實事求是地向領導說明情況,堅持從實際出發開展工作,或者是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項目惠及民生。可是有的下級在上級面前不敢堅持正確的主張,而是一味地順應、奉承,導致了一個地區的工作出現了偏差,耽誤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遺禍于后人。作者呼喚干部要向鄧小平同志學習,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敢于堅持正確的主張,指出“敢堅持,不動搖是領袖的基本素質。領袖一身而系天下,稍有猶豫就地動山搖。輕者是一件事的失敗,大者影響民族命運,歷史方向。”作者還犀利地分析了在堅持真理面前政客和政治家的區別。“政客是從私利出發,看著風向走。政治家是從國家民族利益出發,向著理想前進,他認準的事,就是再難,再險,殺頭犧牲也不改變。”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為民務實清廉,這是由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為民,就是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務實,就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清廉,就是嚴格執行廉政準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任何一個政權的興起都是先從干部準備做起,而它的衰落也是從吏治腐敗開始。作者深諳此中的道理,渴望正本清源,重拾好風。在《權與德》文中論述了官員的官德,指出從道德的方面“近年來官場有哪些變化呢?或者說出現了哪些壞風氣呢?現在官場道德之壞主要表現是:私、貪、假、惰、媚。”怎么整治這些壞風重整好風?作者對癥下藥開出了十味藥方:“為公、為民、誠實、敬業、廉潔、獨立、堅定、謙虛、坦蕩、淡泊”,以德自立,給社會一個榜樣。在《淺談什么是政治》文中提出來一個政治家的標準,并依據這個道理去實踐政治?“對政治家、公務員的最低要求是守住四條底線”:要干事,干一點大事;為公不要營私,更不要貪污腐敗;光明正大,公開透明;勤政敬業,勤學多思,盡量少犯錯誤。在《一把跪著接過的鑰匙》中,嚴肅地批評了低收入人群向領導下跪接過廉價住房鑰匙的新聞報道。這是歷史的倒退,這是官德的缺失。現在有一種危險的傾向,就是面對黨和政府的惠民實事兒,有的干部就組織群眾向領導感恩,給領導送表揚信、送錦旗,個別的群眾稱領導為大救星、活菩薩,對此有的領導坦然受之,還真的把自己當成了百姓的大救星、活菩薩了,其實是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了。作者批評了這種傾向的在“一跪”上的具體表象。他心情沉重地寫道:“今天,我們只不過為人民蓋了幾間房子,發了一把鑰匙,就弄得百姓向我們下跪,這值得我們深思。”“這說明我們還沒有真正弄懂黨和人民的關系。只有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我們的事業才有希望。”因為這是關乎我們黨以什么理念執政的大問題。(作者:王宏波 系黑龍江林業報社長)

責任編輯:桑小婷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影片在线看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