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團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中的講話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陸昊
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中)在共青團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現場講話。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王曉(右),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汪鴻雁出席活動。記者 李建泉攝
今年“面對面”活動的主題是“豐富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出這一主題,主要考慮到農民工群體是工業化進程中一個數量龐大而又比較特殊的群體,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對這一特殊群體應有的關愛和精神需要的尊重,也是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在這一群體身上的具體體現。新生代農民工從農村來到城市,在為城市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渴望體驗城市文明,希望能在城市成長發展,也同城市青年一樣,越來越需要人文關懷、情感交流和休閑娛樂,關注自身權益維護。但是從實際狀況來看,目前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存在很多現實問題。勞動強度大,工作、生活環境不夠好,生活單調;長期在外,缺乏必要的家庭親情交流,社會交往范圍也比較窄;外部競爭壓力大,城市社會對他們的接納程度不夠,缺乏穩定感,有的人還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休閑娛樂方式很少,不少企業提供的文化活動有限,社區文化設施覆蓋程度也不夠,他們很難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如果說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融入需要一個足夠的過程來完成,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則是一個可以突破的工作起點。
在研究討論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時,要充分認識到,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格外關注、共同努力。一要注意充分尊重農民工的精神文化偏好選擇,注重針對性,切合他們的實際需要。二要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多做工作。三要注意針對多數人的普遍性需求,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四要既關注“文化”,開展必要的文體活動,更要關注“精神”,幫助他們理解社會變化,理解今天的生活,理解今天的工作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增強群體自信,建立合理的工作和生活預期。
針對目前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存在的問題,我們向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在關注廣大農村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在農民工集中的社區、工業園區、企業等場所,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供便于參與的基本文化服務,支持農民工業余文化組織。
二是呼吁企業更多地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新特征,特別是他們在收入與閑暇、收入與勞動強度、收入與精神愉快程度等之間的選擇上發生的新變化。在正常工作的同時,多組織豐富多彩的集體文化生活,更多關注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們有效緩解壓力,增加工作生活愉快程度,更好地在企業工作,增加企業的內在凝聚力。
三是全社會積極營造有利于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良好氛圍。充分尊重他們的勞動創造,促進城市居民與他們的情感交流。鼓勵公益性文化機構和各類社會組織提供免費或優惠的文化產品,多創作、提供一些貼近他們工作生活實際的文化作品。有資源的單位多開放有關的體育文化場所,努力使他們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
新生代農民工是共青團組織需要聯系服務的重要群體,也是共青團組織需要融入的廣大青年群體。各級團組織要繼續強化駐外團組織和非公企業團組織建設,建立與新生代農民工的常態化聯系;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針對需要、盡力而為地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繼續全力做好“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要辦好各級各類“共青團周末劇場”,合理開放團屬機構的文體設施。要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充分借助社會力量,著眼于農民工在學習成才、情感婚戀、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現實需要,立足團的實際開展好服務和維權工作。要在開展文體活動的同時,注意思想引導,開展勵志教育,把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和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結合起來,為全社會最大限度的增進和諧因素。
- 上一篇:
-
保護影視作品被改編者:鼓勵原創怎么這么難
已是第一篇
-
保護影視作品被改編者:鼓勵原創怎么這么難
- 下一篇:
-
各地對豐富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言獻策
已是最后一篇
-
各地對豐富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