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璩靜 徐硙)10日下午,韓再芬、郭建華、劉丹麗、鄭曉幸四位文化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就“促進基層文化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代表們認為,基層文化發展的根在人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生動實用的藝術形式最受群眾歡迎。
基層文化的重點在農村
“這么多年來,在農村最受歡迎的就是貼近實際、貼近他們真實生活的故事片、娛樂片和科教片。一部電影能在一個縣放映兩千多遍?!比珖舜蟠?、河南省開封縣電影放映公司經理郭建華,深情講述了電影在農村文化生活中扮演的特殊而重要角色。
郭建華從1974年起就在農村放映電影,一干就是38年。在她看來,農業科教片生動又實用,對農民的幫助很大?!伴_科技推廣會的時候群眾可能不好召集,也有可能聽不懂,但是看科技電影很直觀。“有一部科技電影是關于花生地膜覆蓋,原來沒有看科教片的時候,我們農民種的花生都是畝產五六麻袋。這部片子看了二三十遍,按照電影上說的去種,現在畝產花生十五六麻袋?!惫ㄈA說。
搭臺唱戲也是基層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艾F在不是說我們演多了,而是我們演少了,我們應該把步子邁得更大點,走得更遠一點。在田間地頭一搭臺,沒想到幾萬人就像過年一樣全來了,效果非常好?!比珖舜蟠?、湖北省歌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劉丹麗說。
惠民演出請政府多買單
目前,多數文藝院團的演出活動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很少會有演出院團光顧?!稗r村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讓他們掏錢買票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只能在田間地頭,送戲下鄉。我一直呼吁企業家能夠和我們一起合作,一起多搞一些惠民的演出,把更多的實惠送給老百姓?!眲⒌愓f。
“文化惠民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比珖舜蟠怼⑺拇ㄊ∥幕瘡d廳長鄭曉幸說,“現在各地基層文化站的發展參差不齊,既有設施設備的參差不齊,也有人的素質、人的能力參差不齊。現在農村的文化建設硬件上去了,但軟件明顯滯后。在推進文化強國戰略中,基層文化人才的匱乏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鄭曉幸建議,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把文化人才建設,特別是把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工程來抓?!拔姨貏e希望吸引優秀大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從事基層文化工作。
戲曲回歸需穿時尚衣
中國傳統戲曲來源于基層,流行在民間。如何讓傳統戲曲重新走入城鄉文化消費的行列?全國人大代表、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表示,特別希望傳統戲曲能夠在開發新劇目、總結經驗等方面多做一些努力?!半S著時代的發展,藝術形式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重新洗牌、重新設定規則,跟著市場規則去發展?!表n再芬說,戲曲是高度濃縮的舞臺戲劇形式,所以在選擇題材的時候要關注社會聚焦的問題,年輕人的所思所想就是藝術創作的航標燈。
“時代在發展,舞臺藝術也應該大踏步地往前走,進入到時尚行列,以此引領戲劇、吸引年輕人。只有這樣,戲劇的明天才會更加光明。”
- 上一篇:
-
(2012文化猜想)“門檻”破除僅僅是開始
已是第一篇
-
(2012文化猜想)“門檻”破除僅僅是開始
- 下一篇:
-
四位文化領域的人大代表表示:文化的根在基層
已是最后一篇
-
四位文化領域的人大代表表示:文化的根在基層